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八章大才(2 / 2)

加入书签

喜欢一个人,从来不需要讲道理,也没有道理可讲。

更没有规律可循。

情不知所起,也不知所终。

燕王府内的独秀峰上,有一处凉亭,因为处在峰顶,在夏日里凉风一吹,格外的清凉。

吴仁光与老和尚姚秉忠,以及军师刘恂一起踩着青石板道,登上了独秀峰。

坐在亭子里,吴仁光和刘恂都有些气喘吁吁,只有年岁最大的老和尚姚秉忠好像如履平地。

「我这女儿,自幼就是娇惯坏了,如今这招女婿这么大的事,她自己就定了,还说是个经天纬地的大才,真是拿她没办法啊。」

坐在亭子里,吴仁光就开始「抱怨道」。

远在辽东的他早就收到了儿女的家书,知道自家的四姑娘自己找了个女婿回来。

据说还是什么「经天纬地之才」。

不光是儿子女儿这么说,就连负责上京联络以及情报的陈剑州也是如此评价。

这就不得不让他重视起来。

要是吴明达和吴药师看人可能还会出差错,但是陈剑州的眼光他还是信得过的。

「却是要恭喜王爷了。」姚秉宽看着吴仁光脸上略带些得意的面容说道。

吴仁光笑道:「这个恭喜的话先不忙说,等明达回了大宁,还得拜托姚先生和刘先生你们试试那张之逊的成色,若是个草包,绣花枕头,我可是不认的。」

对于燕王府来说,其实能征善战的精兵勐将,那是不缺的。

辽东自古苦寒之地,精兵辈出之所,民风尚武。还有生性彪悍的东胡蛮兵可用。

但谋划之士,理政之臣,却是再来多少也不嫌多啊。

对于偌大一个燕王府来说,可以称得上谋主的,不过寥寥数人。

其余不过是庸碌之辈,处理些庶务尚可。真正能跟燕王一起谋划大事,也就只有眼前的姚秉宽和刘恂。

辽东各州府的刺史、别驾等也多是武将充任,因为没有那么多文官和吏员。

所以他对于儿女口中的「大才」也是存了很多期待的。

就是不知道这大才。能不能助辽地大蟒,飞升化龙了。

高粱河车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