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明三宝(1 / 2)

加入书签

震耳发聩!

朱厚照后面的言语,让在场的所有人,头脑轰响一片。

这是他们从未想过的事,已经超出了他们的见解,再度震惊的呆立在原地,脑子里面一片空白。

刘大夏:“难道我真的错了……当初不该阻止海运一事。”

熊绣:“这…这……”

众人:“太子爷说的好啊,听上去就热血沸腾,但就是不怎么懂这些话的含义。”

唯有沈滢雨反应最快,连忙回神过来,带着惊诧的神情,行礼道:“太子爷,你说的可是真的。”

“大明之外,真有金山银山之地吗?”

“真有很多的国家吗?”

“当然。”朱厚照赞赏的看着沈滢雨,说道:“本宫自懂事以来,便对这个世界很有兴趣。”

“为此收集了很多隐匿资料,也暗中询问过很多外域之人,综合三宝太监所留的情报,得出了很多可证实的结果。”

“我大明地大物博,可对比起整个世界来说,显得就有些渺小了,大明既然有黄金银矿,那世界上那些无主之地,岂能没有金银矿脉。”

“而这些矿脉,对我大明来说,又岂不是金山银山?”

“况且,真金白银是其次,有些东西的实用价值,对我大明而言,也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诸位皆知前朝盛唐万国来朝,何等的空前强大,而反观我如今的大明,与之对比相差的不只是疆域,而是差了很多兼容之心。”

“很多东西被枷锁禁锢住了,只注重眼前,而不去放眼大明之外,就比如一村之明,固守本村之规矩,不与外面去接触,长而久之会发生什么事?”

“不仅会导致其内的消息闭塞,还会让其内的村民变得愚昧无知,不管从哪方面都会弱于别的村子。”

“比如衣食,比如所用之器等等。”

“当然唐朝盛极一时,衰败也在一时,刘师傅你们在朝经常上谏过,要学历代各朝的优点,又要摒弃缺点,可你们这些臣子,又有几人真正的学到了,又摒弃了不好的东西?”

以儒治国,是没有错的,但有时候也是因儒,对儒的思想理解不同,或者歪曲了儒的真正含义,所以就会导致思想的束缚。

朱厚照也很清楚,他的这一番言论,虽然震惊了刘大夏等人的三观,但想要彻底改变已经固化的某些人文思想,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只能徐徐图之。

不过,他说出来的话,与他不说出来,也是有区别的,至少要让刘大夏等人知道他朱厚照的想法。

如今皇权至上,也是朱厚照所能利用的最强规则。

至于其他不合乎此时的大明言论,朱厚照是不可能瞎说出来的,也不会去做,因为这会崩坏掉如今的大明体制,反而会引起动乱。

而开海运,明智慧,谋发展,铸实力,好处远远多于坏处,这事朱厚照必须弄成。

但跟三宝太监当时的目的,又是不一样的。

不单是昭彰皇权,更多的互利互惠。

“民女受教了。”沈滢雨躬身向着朱厚照礼拜。

因为她找不出,可以反驳朱厚照话的理由,反而觉得说得很对,很有道理,毫无违和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