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八章 不可说的背地里阴人(1 / 2)

加入书签

弘治皇帝不再上前,朱厚照内心安定了,面对弘治皇帝的威胁,他还真不敢跑。

毕竟弘治皇帝是那种言出必行的人,真要将殿前侍卫叫进来,按住他让弘治皇帝打。

那得多羞耻,自己还要不要脸了?

接下来,朱厚照搓搓手,赔笑的迈步走进弘治皇帝:“父皇,儿臣看你在批阅奏折,大部分都是弹劾张鹤龄的。”

“想必父皇也犯愁,怎样惩罚他吧。”

之前,朱厚照靠近龙案,没有注意到弘治皇帝摸向戒尺,就是因为他在偷瞄,放在龙案上的奏折。

数本展开的奏折,其上的只言片语,就已经让朱厚照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是又如何。”弘治皇帝握着戒尺,背负着手,愁道:“你也知道你母后的性格,对她的两个弟弟疼爱无比。”

“父皇,这事并不难解决。”朱厚照走进弘治皇帝右边,伸手为他捏着臂膀:“只要父皇信任儿臣,将此事交给儿臣处理,儿臣绝对会让父皇满意,让母后也挑不出理,埋怨父皇。”

“你想怎么做?”朱厚照抖抖臂膀,嫌弃朱厚照捏的力道,转身走回龙案之后。

“这就要看父皇是怎么想的了。”朱厚照追上前,靠在龙案上:“以儿臣的性格,绝对会大义灭亲!”

“但若是父皇不想他们死,儿臣只能勉为其难的教他们怎么做人,毕竟这大明是我们老朱家的,不是外戚的大明。”

“身为臣子,做出主子的事不说,还想要危害大明,实在是让儿臣讨厌。”

弘治皇帝眼眸闪烁,没有正面回答朱厚照的问题,而是赞赏的说道:“你小子终于有了一丝帝王之气。”

“有这份心性固然不错,但为父拿什么相信你,可以将此事完美的解决?”

“要知道,为父顾虑的不是你母后,而是外戚之人,以及各地的藩王。”

“一个张鹤龄生死不算什么,但他却有可能,变成一根引火绳,一头连接着外戚弹丸,各地藩王便是炮膛,会引来什么后果,为父也无法预料,但是可以想象定会不安宁。”

本来这些话,弘治皇帝是不准备给朱厚照说的,但是听了朱厚照大义灭亲四个字后,心想也还是让朱厚照明白,外戚在大明的力量,也不可小觑。M..

动一人事小,要是牵连出一串人出来,以为弘治皇帝要对他们外戚动人,少不了会有一番明争暗斗。

这对于即将陷入困境的大明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是弘治皇帝不想看到的。

也可以解释为,为什么弘治皇帝对张鹤龄张延龄两兄弟,持有放养的态度。

前提是,别真的做出过火的事,否则弘治皇帝只能出手,以雷霆之击,敲碎整个外戚势力。

大不了,从头再来一次,自己再辛苦一点,勤政国事,让大明再次中兴起来。

“儿臣明白这个理。”朱厚照点头,咧嘴露出大白牙:“既然涉及了这么多人在其中,那就不来明的,在背地里阴死他们!”

“你有主意?”弘治皇帝眉头一挑。

“自然。”朱厚照嘿笑道:“父皇,儿臣已有万全之策,将他们榨干,掏干。”

“假如他们都没了银钱,父皇你说他们还有威胁吗?”

“没有。”弘治皇帝摇头。

外戚大多没有实权,有的只是银钱。

凭借自己的身份,弄出一系列的事来,将自己吃的是脑满肠肥。

再借用银钱的力量,去牵拉关系网,所以才成了大明尾大不掉的毒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