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娘家(我凭什么和她结婚她小时...)(1 / 2)

加入书签

原本邮递员是要来薛家屯送信的, 结果正好有送到大杨湾小学给小岭的信。

小岭就问有没有给他妈妈的,恰好有一封,他和大军就一起拿回家了。

这是他们回来后从薛明翊那里收到的第二封信。

第一封是薛明翊和秦建民那天打完电话以后当天写的, 他们到家过了几天就收到。

薛明翊负责写正经内容,秦建民负责写不正经的。

薛明翊主要是安慰林苏叶, 再说一下他们进修的事儿,又给她汇一百块钱回家。

五十是他的,学校发的津贴,另外五十是秦建民的, 他说自己没地方花钱一起汇给她, 给她压惊。

同时秦建民让她定期给明春、大军小岭以及莎莎发零花儿, 如果奶奶需要也给她发, 通信的邮票信封费用他全包, 让他们尽管写,天天写他也管得起。

秦建民主要给小哥俩写信, 告诉他们首都如何如何, 到时候让他们过去玩儿,还让他们千万听妈妈的话,别惹妈妈生气, 否则他会受连累被薛明翊揍的。

林苏叶当然不会花他的钱, 她把秦建民的钱记好全都存起来, 等他结婚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因为秦建民的加入,小岭写信比从前更积极, 再有薛老婆子出谋划策想内容, 那信就写得分外长。

反正每次都要贴三张邮票!

因为小岭总藏着掖着, 不把他的信给别人看,所以林苏叶和大军现在也各自为战, 互相不给看,只转达或者给看需要公开的内容,私密内容都可以遮起来不公开。

上一次回信,他们把这个要求写在了信里,希望爸爸和秦叔叔能够配合。

薛明翊觉得小岭调皮,秦建民却非常配合,这一次回信就真的一个信封三封信,每一封都粘住盖上印泥,专人专拆,禁止随意乱拆。

大军小岭都跟林苏叶约好,有信必须等三人一起拆,谁违规谁赔给另外两人一块钱。

大军把信拆开,拿出里面的信瓤,按照上面的名字分给林苏叶和小岭,分完就把信封交给林苏叶保管。

林苏叶拿到信,看着薛明翊清俊的字心里就涌上一股甜蜜,她也不知道怎么了,结婚这么多年突然生出小儿女恋爱般的感觉。

哪怕他说的都是家长里短的话,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她看得也心情愉悦。

秦建民自然不会给林苏叶写信,他有话都是通过薛明翊转达,他只给哥俩写信。

而薛明翊也没有再单独给哥俩写信,都写在秦建民那张信纸上,因为秦建民也有点话痨,所以俩孩子的信有两张信纸。

小岭打开自己的和薛老婆子一起看,他快速溜了一眼,“哎,我爹就给我写了一句话!只有一行字!”

他扭头想看大军的,大军却不给他看,他又扭头看林苏叶的,“哎,妈,我爹给你写了两页纸,就给我写了一句话!”他跟发现新大陆一样喊道:“不对啊,妈,我爹给你写信,字怎么这么漂亮,给我写得就有点糊弄,都是连笔字,给你的都是楷书,我爹偏心啊!”

他掰着林苏叶的手臂要看她的信,“我爹偏心,妈,你给我看看你的。”

林苏叶:“不可能!”

小岭:“那不公平啊,我小姑和奶奶还有莎莎都没信呢?”

林苏叶:“小姑和莎莎的在我这里,你奶的在你俩那里。”

谁让你搞秘密的,不给我看,我也不给你看。

林苏叶的信自然没什么怕看的,就让薛明翊给她写怕人看的,他也写不出。

有些话心里想想就脸红心跳,说都说不出口,更别说写下来成为证据。

不过这一次林苏叶的确和薛明翊有秘密的,不能让薛老婆子知道。

中秋节杨支书上门以后,过了几天林苏叶就收到薛明翊的信,回信的时候她悄悄把这事儿和薛明翊说了,想试探他的意思。

她觉得老人家年纪大了,也没那么多好计较的,如果婆婆真有那想法,她是支持的。

她问薛明翊什么意思。

她怕薛明翊直接把这事儿写在信里让孩子和婆婆看到不太好,就和薛明翊约好,如果他同意就在信纸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写个“行”,不同意就写个“不”。

她打开信先去找角落的字,那里写了个行字,她看得笑起来。

小岭一直盯着她呢,“妈,我爹说什么你偷笑,我也要知道。”

林苏叶:“不是你说各人写各人的,各人看各人的吗?我不好奇你的,你干嘛要好奇我的?”

小岭发现这样不对,他有时候有不想让妈妈知道的事儿,但是大部分没有啊。

再者他哪怕不想让妈妈看自己的,他也想看妈妈和大军的,因为他好奇啊!!!

就算他俩的信里没有特别的,他也想看看,否则就总惦记,觉得有什么秘密是自己不知道的。

当然,他的信每次都被大军和林苏叶看,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他跟林苏叶谈判,以后不要有秘密,还是互相一起看信好。

薛老婆子当然支持大孙子,“对,一家人藏什么秘密?拿出来一起看!”

林苏叶也不是小气的,就同意了,大军也同意,但是他提了个要求,“陆晏笙的信,你也要给我们看,回信也要给我们念。”

小岭觉得自己有点亏,但是他真的好奇大军和妈妈的信里有什么内容,妈妈都偷摸笑了,肯定很好笑!

他犹豫一下点头答应,三人就把信放在桌上,大家都看。

秦建民给大军的略正经点,除了写好吃好玩的,还写学校图书馆有很多很多书,鼓励他以后来看看。他给小岭的就没正形,甚至写一个小孩子把二踢脚插在粪堆里放,崩了自己一身一脸,别提多狼狈,让小岭千万引以为戒。

林苏叶:“……”

林苏叶的信就更正经,几乎都是薛明翊写得家常儿。

小岭:“妈,你刚才看到哪里笑了?”

满篇都是无聊的事儿,小岭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

林苏叶自然不会告诉他们,“我瞧着你爸的字好看,我就笑啊。”

小岭觉得亏大了,没看到什么秘密。

陆晏笙的信就是写给小岭的,说他去了外公那里找人做弹弓,做好以后给他寄两个。还说他觉得弹弓很好玩,他打算好好练习,到时候和小岭比赛。

他只字没提家里的事儿,也没再提火车站的事儿,仿佛在努力回避一样。

最后他挨个问候薛家人,还代替妹妹着重问候莎莎。

小岭看完信陡然有了紧迫感,“陆晏笙看起来很厉害吗?会超过我吗?看来我得抓紧练习,以后见面绝对不能输给他。”

林苏叶笑道:“别的不敢说,陆晏笙这字比你写得好,用词也比你准确丰富,你看他还写‘不厌其烦’呢。”她问大军:“大军,这是个成语吧?”

大军:“嗯。”

小岭:“……哼!”

回信一定要写明要求,不许写四字词语,不许写生僻字,只能用常见字,最好只用一二年级的字,其他的一律拼音!

你是和我做朋友,不是和我比赛谁识字多的!

林苏叶却从陆晏笙的信中读出一点孩子的倔强和埋怨,就好像赌气一样,故意不提爸妈。不过她也能感觉出陆晏笙的妈妈应该有所改变,否则陆晏笙不会这么兴致勃勃地做弹弓、学弹弓。

林苏叶自己回信更是家长里短,这一次要跟薛明翊说薛老三被宋爱花踹了的事儿,再说一下陆晏笙给小岭写信,叮嘱薛明翊千万不要搭理陆家人。

大军看她的信一下子就发现了林苏叶的问题所在——妈妈和小岭一样,在学习这件事上把懒的精神发扬光大。

林苏叶学了七八个月,已经会不少常用字,现在写信完全没问题,惰性也开始显露出来。

她和小岭一样通篇都是最简单的字,既不需要查字典,又没有特别复杂的字,连成语、特别点的词语都没有,一年级孩子也可以读下来的那种。

而且她为了少写字,还画上不少小插图。

中秋节一家吃饺子、大军和薛老婆子下棋、小岭拿弹弓打家雀儿、莎莎围观蚂蚁上树拿棍子戳树洞、小姑和老三秋收、生产队即将分口粮的画面。

这些比写字省事,表达的内容也差不多。

他看得忍不住笑了笑。

小岭一边写自己的,一边还东瞅西瞅看别人呢,见大军笑他忍不住也丢下自己的去看。

他看林苏叶画画,一拍脑袋,“哎呀,还是我妈聪明,我也应该画画,这样有些事儿就不用写。”

薛老婆子劝他,“乖孙,咱不学那些,奶还有好多话要和你爹和秦叔叔说呢,你快写。”

小岭:“奶,你咋不找大军写呢?”

薛老婆子小声道:“奶对着大军,脑子跟堵住一样,一下子就没话了。”

大军:“…………”我是水闸还是什么?

林苏叶在信的末尾写一下自己冬闲要带孩子回娘家住几天,她那个丑弟弟的婚事也挺让爹娘头疼的,她得回去宽解一下。

最后问俩人好让他们注意身体好好吃饭,表示家里一切都好,就算写完。

寄了信以后,接下来几天大队就开始忙着分秋粮。

秋天收完玉米晒干交上公粮,收了红薯分批储藏、晒地瓜干儿,然后耕地、等雨种了麦子,再把棉花柴拔掉,冬白菜收回来,农忙基本就结束,入冬以后进入冬闲时间。

这时候就先分口粮。

怎么分都有章程,一年年半点不待出错的。

这个季节的口粮都是高粱、红薯、玉米、黄豆之类的,也会根据情况分点棉花和花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