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稀不稠的粥(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天不亮,王居中就来接上团圆去镇上,张妈也在马车上。

马车上路,以前王居中和张妈都会跟团圆说话,这次两人都一脸凝重疲累,一句话都不说。团圆看看张妈,看看王居中,心里也跟着沉重起来,镇上到底成了什么样?

马车走出桃源村不多远,团圆就看到路上出现一些衣衫褴褛的人,手里举着碗,看见马车,就上前拦着要粮食。

“唉,都是这暴雨闹的。”张妈愁苦地叹了口气,她不用往外看,都知道团圆看见了什么。

“团圆,别看了,看了你心里难受。你伸出头去,先是一双手,一眨眼就是十双手,二十双手……哪个都可怜,镇上恐怕都到不了了。”

第一天,严家的马车真的没到镇上,半路上,粮食就分光了,真的就每个人都可怜。

“不应该这么多人啊。刚刚这次秋收,就算地里没收成,之前的粮食还应该有点呢。”团圆听了张妈的话,不往外看了,她心里很不是滋味。虽然她不看,可那些要粮食的声音,还是能听到,太可怜了。

王居中叫车夫快着点进镇,他重重叹了口气,“团圆,外面受灾更严重,家都没了,哪来的粮食?”

说完,王居中和张妈又沉默了。

马车到了镇上,天已经亮了,镇上到处是人,到处是粥棚和同样衣衫褴褛的人。马车先到了严家商行,直接进了后门,把粮食搬下来,张妈就领着人忙碌着开始熬粥,王居中叫车夫把团圆送去万家酒楼。

团圆从车上把自己的野物拿了下来,交给张妈:“张奶奶,把这些肉加进粥里吧。”

张妈忙的连头都没功夫回,“团圆,不行,加了肉,今天有,明天没有,要出乱子的。”

王居中把团圆拉到一边,“团圆,你爷爷应该教过你,不患寡而患不均吧,现在这种情况更是如此。”

镇上的粥棚,做的都是最普通的粥,一人一碗。这么多的灾民,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叫最多的人不被饿死,不发生乱子,而乱子,也许就源于怜悯之心。团圆要给灾民吃肉,很可能引发争抢,继而就是乱子。

团圆听得进别人的话,她知道王叔不是在怪她,是在教她,“王叔,那我卖了这些野味后,用银子买点米吧?”

“那个行。”王居中笑了,他就知道团圆能听得进去,至于现在用银子买粮食多难,就叫团圆自己去感受一下吧。

“王叔,朝廷没有开仓放粮吗?”这几年可是风调雨顺,粮库里应该有粮的。

王居中指挥着人搬这个,搬那个,停下来喘口气的时候回答团圆,“朝廷开仓放粮了,不过一时杯水车薪,再加上道路不通,粮库的粮食运到地方也难。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泄洪,修河堤,朝廷要做的事情也多。”

说完,王居中就被王福来叫去了。

团圆坐着马车来了万家酒楼,酒楼门外也搭起了粥棚,熬的也是不稀不稠的粥,伙计一眼认出是严家马车,高声说走后门,团圆从后门进了酒楼。

别看外面的灾民生活的水深火热,但万明远看到团圆拿的野味,还是全收了,“团圆姑娘,我正猜你哪天来呢,你再不来,我都要叫伙计去桃源村找你了。你不知道,那些老主顾,天天嚷着要吃野味呢。”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团圆不知怎么就想起这句话,连笑都笑不出来,“万掌柜,之前我想来也来不了。”

万明远叹了口气,“团圆姑娘,你们那里没事吧?”

“没事。”跟这些灾民比起来,桃源村那点损失,真不值得拿出来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