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9章北方(1 / 2)

加入书签

他越来越会说动人的话了。

每一次都让唐夏惊羞不已。

既然如此……

女孩终于浅浅地笑了。

反正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倒不如珍惜眼下,珍惜身边的人。

这样,哪怕以后他们不得已而分开,散落在祖国大地的两个不同角落,留给她的回忆,也是饱满的。

高三动员大会圆满结束,在一中生活了整整三年的学长与学姐,终于迎来高考。

而他们留在母校的最后一样东西,却是不舍的眼泪。

曾经做梦都想逃离的地方,在真的要离开的这一瞬间,成了一抹眷恋。

因为以后,再也没机会以一中学子的身份踏进校园了。

因为以后,再也不能穿着丑陋又笨重的校服嬉笑玩闹了。

因为以后,再也见不到熟悉的同学与老师,还有食堂热情的阿姨了。

闭着眼睛都可以轻车熟路走过的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操场上带着雨后泥土清香的气息,教室里人声鼎沸的午自习,只会出现在他们的梦里。

最怀念的东西,永远在你想要抓住它的时候,已经悄悄溜走。

他们回头望了一眼,仿佛要将学校的轮廓深深印刻在心底。

耳边响起一句前两日刷爆了论坛的话语——

“我在心里骂了千遍万遍,却不允许别人骂的地方,叫一中。”

是啊,我总骂着你的坏。

老师布置多了作业,我骂。

校办严格了规章制度,我也骂。

甚至宿管阿姨没收了电吹风,我还是骂。

一中在我心里,好像就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地方。

可为什么,直到走的这一天,我怎么看它,它都是优点呢?

高一高二时,我常想着高考快些来,这压抑的日子,何时是个头。那会儿学校简直就如同强行扣押着我的狱监,天天盯着我,半步也不放。

但现在我突然不想走了,它却率先挥了手,亲自送我出校门。

视线渐渐迷离起来,似要将母校的模样,在我眸底一点一点擦去。

那么,我就先走了?

一句虽然老套,可永不过时的话,想赠予这座占据我最重要的青春时代记忆的学校——

“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

一声母校,一生母校。

人群里有人低低垂泪,有人泣不成声。

他们在心里默默发誓,等到出人头地,必定风光回来,结伴看一看母校的老师。

可是,可是。

老师就像父母,不求你衣锦还乡。

只望此去,若是风雪苦大,霜寒刺骨。

能不惧,不回头。

哪天累了,便回来歇一歇,再重新整装出发。

高考来了又去,时光带走一批只能存在于记忆里的人,停留在原地的少年们,依旧忙忙碌碌着。

高一高二年级投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

因为忙得有些焦头烂额,唐夏到了期末考前最后一天,才有时间去询问韩誉一件事。

“你见到谭啸了吗?他最近怎么样?”

由于临近期末,校队的训练暂时告了段落,唐夏便在午休的时候,拉着韩誉上了天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