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5章 交换(1 / 2)

加入书签

沐晨道:“你认得这个人?”

“只是有所听闻。”齐王沉静如水的面容稍稍破裂,竟尔露出了一个颇为怪异的表情。此人入朝以来临霜履薄凡二十年,宦海沉浮中早就练成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度。但今天受刺激过大,养气功夫终于有些兜不住底。

“那还是先帝建德年间门的事。”齐王缓缓道:“先帝登基之处锐意求治,焕然与天下更始;但治国之余却酷嗜长生方术,而且是兼收并蓄无所不取,无论中原的炼丹、练气、房·中术,还是西域的密宗秘法大药,先帝来者不拒。但建德六年后,先帝却改弦更张、一反常态,下旨罢黜百家,独尊炼丹法门。数年之间门炼丹方士扶摇直上春风得意,其余人等则尽数被收押看管,再也没有走出过诏狱一步。”

沐晨嘴角抽了一抽,心想这简直是标准的团饭转毒唯;不过皇帝这种生物真是可怕,脱粉之后居然还有如此猛烈的回踩。

但炼丹术又凭什么能让皇帝成为脑\\残毒唯?这种刻薄寡恩猜忌尖刻的人物不是玩弄戏法和下流话术就能糊弄的,除非炼丹术为他展示了什么不可抗拒的巨大利益。

齐王道:“这变故发生得实在突然,朝廷上下都大为震动,但先帝的意旨却始终如一,决无更改。被囚禁的方士们在朝中尚有不少的故旧,这些人便寻机悄悄打听,才知道皇帝的变故与所谓的‘神仙药’有关。”

说到此处他垂眼以余光扫视,却见沐晨神色平静毫无异状,于是心中悄悄叹气,知道衡阳王府是真正掌握了关键,实在不能敷衍过去了。

“收到这消息时许多人并不相信。”齐王道:“‘神仙药’的传说也有二三十年了,在长安不算什么新闻。胡马南下后天下板荡,长安洛阳的汉墓多被盗掘,得到‘神仙药’并非难事。但几十年下来并没有什么人能取得进展,无非是得到一具又一具不会腐烂的尸体而已。最后连炼丹的方士都抛弃了这种东西,断定它不过是古人防腐的药物。皇帝当然不会对这种东西生什么兴趣。”

“但还是有些人继续查了下去。最终是祖籍在槐里茂陵一带的大臣发现了端倪:虽然皇帝面上不动声色,但却私下调动了内廷的亲卫。这些私兵昼伏夜出,将长安附近的汉墓几乎挖了个遍,取走了墓中所有的神仙药,以及丹书典籍。”

沐晨的嘴角抽搐得愈发厉害了。他心道还好王治出远门不在现场,否则听完这几句话后大概会被愤怒催化为战斗暴龙兽,抄出什么□□将北朝皇室炸到平流层去……当然就算不化为战斗暴龙兽这东西也够他们喝一壶的。长安附近的汉墓何止成千上万?如果真被缺八辈子大德的皇帝摸了个遍,那抢救性发掘就简直是天文数字一样的工作量。

他幽幽叹了口气,决定将这件事甩锅给向亮处理。

“皇帝派人盗墓发冢,这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吧?”沐晨轻声道。

齐王缓缓点头。

当然,真要说冒什么大不韪其实也挺牵强……毕竟几十年前天下纷乱的时候,诸位豪族为了筹措物资都干过摸金校尉的勾当。不然神仙药能在世家大族中人手一份,靠的总不会是互助群。但现在毕竟是定鼎已久中原太平,大家都洗脚上岸这么久了,皇帝突然奋身下海,又算是怎么回事?——而且挖坟掘墓人伦不容,这岂止是下海,简直已经是仰面裸泳。

“那想必是事出有因。”沐晨道。

“不错。”齐王道:“消息走漏之后,先帝许出了不少好处才堵住朝中的嘴,但始终不肯解释盗取神仙药的用意。关中的豪族也对此大为不解,毕竟圣朝与士大夫共天下,事无大小重臣们都能过问,但无论上下如何梳理,都找不到先帝的路数,只知道至尊性情大变,不但嗜好炼丹弃绝外物,就连即位初年锐意推行的南征也一并搁置,反而不断派出使者,试图与南朝交好。”

这已经不必解释了。沐晨眨了眨眼:“皇帝从南面得到了新的炼丹术?”

“大抵不错。”齐王叹道:“但皇帝每次派遣使者,名义上都是奉送国书礼物慰问下降南朝的公主,这些都是皇室私事,大臣们没有叉手的余地——当然清流士人一般也不愿意沾上和亲这种尴尬事……不过后来皇帝越做越露骨,居然将血脉极近的嫡支宗室秘密送去了南方。皇孙贵胄不容有失,这才挑动了朝廷上下的注意。”

沐晨心中登时便咯噔一响,面上绷住表情纹丝不动,私下则暗叫我勒个去!南北两面的长生路线搞搞技术交流并不稀奇,但近支嫡派的宗室都能被当作筹码彼此遣送,摆明是合作已经到了相当深度。但双方能有什么技术可合作的?从萧绚的交代来看,南朝摆明已经走通了从真菌培植到减毒利用的整个研发路线,相较而言北方那种倚靠强辐射遏制繁殖的思路简直落后了两个时代。这种交流与其说是合作,倒不如定义为技术扶贫。

但南朝的皇帝绝不会是甘于技术扶贫的人……他得到了什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