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九章 潜龙诀(1 / 2)

加入书签

自到常家,杨青羽就觉干戎神情异样,思虑重重。

二人相交日久,杨青羽也猜到几分,本想跟干戎细行商议,再作权衡,干戎却有意回避,执意要连夜将人送走。常棱数番恳留,干戎这才答应只在堂里坐等,寅时末便走。

常棱看在眼里,将杨青羽拉道一旁宽慰道:“就一夜,出不了多大乱子。”

杨青羽涩声道:“大胡子独来独往惯了,最怕欠下人情,他这是怕生出事端,连累了你!”

常棱正颜道:“兄弟哪里话,你二人可与我有救命之恩,说什么连累。”

忽地,三两声犬吠在远处响起,杨青羽手中一紧,转身回到屋内:“果然是来人了!”

屋内二人腾地起身,干戎喝到:“退到屋内,护好殷寿。”

颜若提醒道:“会不会是来接应的人?”

干戎哼一声:“半夜三更来接什么人,来的定不是好东西。”

雷影刀仓然出鞘,大步跨出,见已有十数人立在房顶、院落各处。

来人皆是黑衣蒙面,刀剑相杂,杀意腾腾。

杨青羽也拔剑蹿出,立在干戎一旁:“打架杀人,岂能少了我!”

干戎运足真力高声道:“报上名来,爷爷我不杀无名鼠辈!”

黑衣人无人应答,只见当中有一人抬手虚空比划,显是在布置众人方位。

果然,十数人纷纷移位,三三两两将杨青羽、干戎二人围在当中。

那人又将手势一推,一众黑衣人当即涌上。

干戎一马当先,一式“混砂走石”气势霸道,迫开六人围攻,回身抢招,立时踢飞一人。另五人一击未得,换招复又迎上。

干戎见几人武功均属上乘,心知短促间定难有胜算,忙劈刀横扫,抢下一招,随即一式“劈风粘叶”将其中三人攻势拨挡。对方劲力卸去九成,一时吃空,被干戎覆手一砍,震出丈远。

数招间,干戎击溃对方攻势,豪性一起,越杀越猛。

杨青羽以剑走巧,比不得干戎横扫千军,但自得干戎所授心法引脉通络,杨青羽短短数月可谓功力大进。

当初“乾元六式”寸进之得皆因“坤元功”筑基浅薄,二者系由,恰如“乾元剑法”第一式“冲仄盈虚”一理,正是“日中则仄,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习武亦讲时也,势也。

时至,则一运而成,罔不为善;势至,则一泻千里,辟阖万状。杨青羽悟性超颍,加之对武学痴绝,日夜参虑,一通而百达,数月足抵常人数年之功。

二十年前,顾倾城初登门主位,过华山顶。

见山体嵯峨,劈摩万仞,迎风而立只觉乾坤千载,山河万里,亦是过眼红尘。

想起自己自入江湖,负人负己,百般所难无人可语,即算当下名动四海,声名讫天,贵为一门之主,却一直苦于周旋俗世,劳尽心力,不得超然其身。

犹忆宋时陈抟老祖修道此处,心驰神慕,心有所感,随口吟道:“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紫绶纵荣不及睡,朱门虽富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携取琴书归旧隐,野花鸣鸟一般春。”诗吟才半,身后就听得一人接着吟出了后半段。

顾倾城本是好道之人,能在此处遇相好之人,大喜过望。回身见是一白发老者,更是惊异。

华山险卓,寻常壮年人登顶,已是万难。但见老者气态悠闲,内息咸稳,且能悄无声响现身于此,顾倾城料此人定是武学宗师无疑。

又听此人吟出《归隐》诗后两联,便已然猜到此人或该是“视名利如土,藐天地不顾”的隐世高人——“天问”苍原。

顾倾城知而不显,恭敬道:“前辈也好此道?”

苍原捻须微笑:“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顾明;不自是,故彰。圣人之道,万古长明,其声希,其形夷,其像微,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可学也,不可夺也。”

陈抟老祖《归隐》诗实讲其参透俗尘,舍笙歌而取琴鸣,弃紫绶而捧白巾,但求心之所乐。

苍原一番话,虽讲玄理,也是在告知顾倾城非是人人都可拔俗入圣,有些玄机参得破,有些便参不破。

顾倾城听出其中劝导之意,心有感激:“前辈说的是,圣人有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大方无隅,大象无形,物有虚实之论,事有善恶两端。譬如以管窥天,所窥者何大,所见者何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