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普通网友马华腾、刚子(1 / 2)

加入书签

一切事情都很顺利,就如同金微笑前几天在办公室里所预测的那样,没有出现任何意外的,电影《宿醉》的票房在上映第二天开始直线上涨,而它在各大院线内的平均排片量也开始疯狂提升。

八十三万、九十二万、九十九万、一百零五万,一百零七万,一直到昨天的最高票房一百一十三万,曹青的第二部电影《宿醉》就像是一只横冲直撞的狂暴大野猪一般,疯狂的拱碎了挡在自己面前的一切阻碍。

至此,八月十五号,《宿醉》上映才刚满一周时间,就已经在全国拿下了接近七百万的票房。

而且看《宿醉》这部电影如今在全国院线高达31.3%的排片情况下,依旧能够接近百分之七十上座率的惊人表现,这部电影突破两千万票房已经是一件非常有可能实现的事情。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虽然曹青和各大电影院线的关系远如电影圈的大佬冯晓刚、张一谋那般熟络,但是各大院线的经理们依旧纷纷给曹青打来电话表示恭喜,同时也顺势聊了一下关于他下一部电影的事情。

在这一刻,国人常用的人际关系,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开始微不足道起来。

即便是在之前曹青跟这些人完全没有什么交情关系,但只要他下一部电影不失败,这些人对他的态度甚至远会比对待一般朋友还要熟络。

俗话说当金钱站起来开口的时候,就算是真理,也得选择沉默。

这几天里,随着自己第二部电影《宿醉》票房的狂突猛进,曹青终于算是真切认识到了这个事情。

腾达影视娱乐公司的总裁办公室内,曹青难得的安分待在属于自己的那把总裁椅上,微笑的看着电脑屏幕,一条一条的在天涯论坛上不断浏览着网上关于《宿醉》这部电影的影迷评论。

对于《宿醉》这部电影,天涯论坛里面的评论大多数都是称赞的,毕竟曹青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这部电影进行的复盘,而原世界中这部由托德·菲利普斯执导,贾斯汀?巴沙、布莱德利·库珀,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艾德·赫尔姆斯领衔主演的影片在全球范围内足足取得了4.88亿美元的超高成绩。

虽然当时的时间线是2009年,而现在仅仅是1999年,这两者之间时间足足隔了十年,但是无论怎么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也无论是此时国内等地区在票房消费能力上是否远低于欧美,但是即便是票房削弱百倍,曹青执导的这部电影在如今的国内也依旧是个大杀器。

尤其是在曹青对这部电影消除了一些美式幽默,又增加了后世宁昊电影《心花路放》中的一些搞笑片段后,这部电影从上映那一日开始,就注定了将会成功,一举让曹青在国内成就名导、大导名声。

曹青鼠标不断下滑翻阅着天涯论坛上那些对于《宿醉》这部电影,以及对这部电影导演的赞美夸奖评论,心情格外愉悦。

当然的,对于天涯论坛上那些不时也会出现的、对于自己这部电影的辱骂差评,他也直接选择性的对其进行了视网膜过滤。

“呵呵,低俗,三观不正,扯犊子~”

“男人结婚前放纵一次怎么就三观不正了,再说了我又没有说内地,我明明给这几个主角设定的人设是曾有过留学背景,留洋过的人性格开放点不是很正常吗?”

良久后,终于看累了天涯论坛上那些赞美评论的曹青,随手关掉电脑,不知可否的笑了笑道。

不过虽然并不太在意这种评论,但是为了避免接下来遭到那些媒体人的攻击,曹青在略微思考了一阵后还是分别给自己认识的那些媒体人们去了个电话。

在电话里,曹青认真的给自己这些媒体“朋友”们解释了一遍自己这部电影的主角拥有留学背景及价值观,并不等同于现在绝大多数的内地人,而且曹青作为导演也并不支持这种观念。

一番解释完后,第二天,曹青的私人账户里突然不翼而飞了将近十万块钱。

而换来的后续结果则是,虽然有一些被其余电影人收买的小报还在炒作抹黑曹青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念,甚至直接对曹青进行人身攻击。

但是经过诸多和曹青通过电话的媒体报纸科普,深明大义的那些影迷观众们并没有将这些问题给归根到曹青身上,而明确的认识到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不过是因为留洋人士开放而已。

并且婚前单身派对这种玩意,也从来未曾在国内有过,一直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内的那些堕落享乐主义者才有。

甚至针对于这个问题,《京城晚报》在最新一期里,还特意请来了几位着名影评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讲解,花费了很大一段篇幅来告诉全国观众电影无罪,艺术无罪。

而这部《宿醉》电影中描述的婚前单身派对虽然在国内没有,但也的确是欧美那边一部分家庭的风俗,这是一种独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堕落。

当然了,《京城晚报》这般卖力发言,具体和曹青无关,这其中虽然多少也有一部分因素和曹青那笔不翼而飞的十万元小钱钱有关,但最重要的是讨论这种问题能够为他们晚报提供新闻价值和热度。

否则别说曹青均匀分给各大媒体人的那点小钱,哪怕是曹青把那不翼而飞的十万元全都给京城晚报,那也绝对配不上一位晚报主编亲自去邀影评人写稿的待遇。

总之不管怎么说,经过了这段时间的风波以后,凭借着各大媒体帮助而成功洗掉了三观不正罪名的《宿醉》电影,一时间反倒是更加火爆了起来。

这段时间的那些攻击抹黑不仅没有成功打压住它,甚至还为它的爆火而增加了一部分助力。

而一些墙头草般的影评人见到宿醉这般势头,也一改之前的冷嘲热讽、落井下石姿态,转而开始给这部电影打起了好评。

“谢谢曹青这位年仅二十一岁的导演给我们带来的优秀试听体验。

关于这部电影,我只有一个感受,这部电影非常的好莱坞化。

虽然不能说这部电影中存在着多么深刻的教育含义,但是这部电影无疑和冯晓刚走的是一个路数,那就是绝对的商业化,完全为了争夺更多票房而努力,也就是所谓的爆米花电影。

作为一个职业影评人,我为我们国家能够出现这样的电影而感到庆幸,毕竟一个只有文艺片、艺术片的影视圈绝对是病态的,是不对的,加入一定的商业化反而能够像是混入沙丁鱼中的鲶鱼一般,将咱们国内这个死气沉沉的电影全给搅活。”——知名电影影评人麦芒

紧随着影评人麦芒的发言,天涯论坛上同样出现了一个获得了无数人认回复的评论,这个评论是来自于一个叫做马华腾的普通网友的。

这位叫做马华腾对于《宿醉》的态度,比起那位知名影评人麦芒更加认同,他是这么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