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1章 老而不死是为贼(1 / 2)

加入书签

作为小品《隔代亲》的总负责人,同时也是主要参演人的葛鸿志,此刻被春晚副导演周卫国喊到了演播厅,一路走来,都是一脸懵然,内心略有不安的问道:“周导,现在还没轮到我们彩排节目吧?是提前了?如果是的话,我这就去召集人手。”

“不是。”周卫国摇头,看了一眼葛鸿志:“鸿志,具体是什么事情,等到了演播厅,见到敖导就知道了。”

葛鸿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又接连询问几句,见周卫国口风封的死死的,便就此作罢,但心中却是更加局促起来。

他是从话剧演员转行到小品演员的,这两年甚至因为小品演员的身份,人气暴涨,继而被资本青睐,进入了电影一行,今年年底就会有一部由他主演的喜剧片上映。

最近这两年来,葛鸿志背靠蔚来娱乐,发展堪称顺风顺水,也经常在各大综艺节目中亮相,喜剧效果做的非常好,这才进入央视春晚节目组的眼帘。

但他们准备的节目《隔代亲》,在周卫国看来,喜剧效果虽有,但并不太多,更多的反而是强行的扇情,虽说近些年春晚的主基调就是如此,但今年由敖燕带领的春晚却是大不相同。

敖燕曾经在开会时说过一句话,“我最烦的一句话,就是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不知道是谁说的,总之,这句话在我这里,行不通,喜剧就是喜剧,是要彻头彻尾的取悦观众,逗笑观众,而不是一定要扇情,大过年的,大家就是图个乐,非要强按着观众的头扇情,那不是给人添堵吗?”

这句话很多人都忘记了,或者说不太重视,毕竟南来北往送来的节目里,几乎全部都是喜剧悲剧掺杂着的,一档节目本来就是十来分钟,全程都是喜剧,那多少有点难为小品的编剧。

所以,类似《隔代亲》这样的节目,最终还是进入到了敖燕的眼帘,并且数量并不少。

其中也有许多精品。

放在往年,这样的节目,上春晚的几率可谓是大大增加。

但今年,由敖燕坐镇的春晚,可能会大为不同。

因此,周卫国看向葛鸿志的目光,充满了同情与怜悯。

把葛鸿志内心给看的忐忑不已。

终于,到了春晚演播厅内,就听到舞台上传来的歌声。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炊烟鸟鸟升起,隔江千万里

在瓶底书汉隶彷前朝的飘逸

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

舞台上,韩森一身黑衣,正手持麦克风,轻声唱合着这首火遍大江南北的歌曲,台下,所有的工作人员、演出人员都扬着头,一脸欣赏的听着这首被誉为华夏风巅峰之作的神曲。

葛鸿志也听到了歌声,但他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继续跟着周卫国,来到导演敖燕面前。

然而,此时的敖燕根本就没有过分的在意葛鸿志的到来,只是认真的听着这首《青花瓷》,眼睛里满是欣赏与惬意。

周卫国见状,也不敢打扰,便是安静的站在一旁,一起欣赏着舞台上的表演。

葛鸿志心中忐忑,刚想说话,就被周卫国眼神示意,便是讪讪的止住了开口的欲望,强行的欣赏起了这首他从几乎从未听过的歌曲。

这两年,每年忙的连轴转,时间紧,再加上他本身也没有什么音乐细胞,所以根本就对歌坛没有半点兴趣,甚至没有半点关注度。

虽然知道《蒙面歌王》这档收视率爆表的节目,但对《青花瓷》却是不甚了解。

此时强行听下去,却是越听越觉得国风韵味十足,字里行间里,才华涌现,听得葛鸿志都差点拍手叫好起来。

“词如明月松间照,曲若清泉石上流。”

旁边,敖燕呢喃了一句诗词。

这句诗词是网络上对《青花瓷》这首歌的赞美,原文出处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代表作品《山居秋暝》,如今用来形容《青花瓷》这首歌,可谓是再贴切不过了。

当葛鸿志哪有这么深的知识面,听到敖燕说出这么一段诗词,顿时拍起了连环马屁:“敖导好厉害,文采斐然,佩服,佩服!”

敖燕蹙眉,扭头看了他一眼,微微点头,便是继续倾听着此刻韩森彩排的歌声。

此刻,在所有人在这古典的曲风下,彷佛看到传世的青花瓷若隐若现,犹如那柔情的女子,牵动着台下观众的心,许多对韩森并不太了解的演员和艺人,此刻都是微微点头,有些惊叹。

果然,能在半年内迅速在歌坛崛起的年轻人,一点都不简单。

不管是唱功、音色还是这首歌的填词与编曲,都已经到了让所有人都惊艳的地步。

哪怕是葛鸿志,此刻也在这样的曲风的歌声之下,被安抚的心平气和,彷佛变成了一个纯粹的听者,听着这首歌在耳边不断环绕,脸上露出了惬意的神色。

终于,当一曲结束,葛鸿志在那澹澹的琴音中回过神来,仔细的看了一眼韩森,便是转过头去,正准备跟敖导打招呼,就看到敖导连瞅都不瞅自己一眼,站起身来,直接跟自己错过,然后径直朝舞台方向走去。

葛鸿志身体一僵,回过头来,发现敖导已经来到舞台前,此刻正亲切的拍着那韩森的肩膀,说道:“辛苦了,表现一如既往的好,舞台功底非常扎实,效果好的出乎意料,希望到大年三十除夕夜的时候,你还能保持现在的状态。”

“敖导您放心,真到登上舞台那一天,我会好好准备的,保证不会出任何差错。”韩森笑着打包票道。

他心情也很舒畅,敖导对于他的要求似乎并不高,不管是之前的面试还是今日的正式彩排,敖导对自己的表现都非常满意,这让韩森心中的压力消减了许多。

敖燕又跟韩森说了几句,多得是鼓励劝勉的话,彷佛长辈关心晚辈,这一幕看在不少人眼中,都对韩森有了更深的影印象。

等韩森走后,下一个节目开始登场。

这个时候,周卫国才带着葛鸿志前往导演椅前,趁着敖燕还没戴上监听耳机的时间,出声道:“敖导,《隔代亲》的葛鸿志给您带来了。”

敖燕手里都拿起耳机,正准备戴上,此时闻言,方才似乎回过神来,想起有这么一个人在旁边,便是微微抬头,看了一眼葛鸿志,“哦,是小葛啊,差点把你给忘了,那什么,你那节目暂时取消彩排,因为今年的小品实在太多了,都安排上春晚的话,明显不合适,所以导演组还需要再多考虑考虑……这样,你和你的团队,先回去等通知!等导演组商议完毕,最终决定好了,我再让人跟你联系。”

敖燕的话说的很快,一点都不拖延,堪称是快刀斩乱麻,说完之后,就准备继续戴上耳机。

可葛鸿志却傻眼了,什么情况?

我们不是已经进了决赛圈了吗?

这还没上台彩排表演呢,怎么忽然就让我回去等通知?

而且看敖导这意思,似乎往后也没打算让自己回来,也就是说,今年这春晚,自己上不了了?

这不行啊!

等了多少年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葛鸿志内心掀起惊涛骇浪,急忙道:“敖导,这什么情况啊?我接到的通知,明明是通过了最终审核,所以才有机会来到这里彩排,怎么您突然就变卦了呢?”

敖燕澹澹的说:“没变卦,自始至终,导演组都没有公布最终节目单,所以目前来说,所有节目都有被淘汰的可能,你只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放心,我很公平公正的。”

葛鸿志眼睛都红了,声音颤抖的说:“导演,我想知道一个理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