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九十三章 矛盾的人心(1 / 2)

加入书签

房玄龄因母亡罢官之后,整个长安的官场都变得混乱了起来,跟房玄龄比起来,张亮的能力明显要差太多!

新晋工部尚书刘敏慎的日子却是好多的多,其一是因为工部因为在管理将作监以及其他的工匠部门,并不为朝中诸多文臣在意。

再加上工部的事务极其的繁琐,每年修缮宫殿、将作监的各种事务、大唐各地兴修水利等事,做得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就会被责罚,所以工部尚书基本都是由武将担任,想刘敏慎这样的文臣来做工部尚书刘敏慎也是第一次。

但好在刘敏慎早年间也是参加过北伐的,而且还有着爵位在身,所以工部的官员也并未针对刘敏慎。

再加上工部之中的诸多官员要么是勋贵之后,要么就是勋贵家里不受重视的庶出,所以一个个的后面也没什么太硬的后台,所以刘敏慎在工部的日子也算是不错。

但刑部尚书张亮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张亮从区区工部尚书直接升任刑部尚书并且参预朝政,眼红之人自然是极多的!参预朝政,这四个字虽然看起来简单,但无论任何一个官职只要带上参预朝政这四个字,就可以对外号称大唐的执宰了!

毕竟整个朝堂上,能够参预朝政的,还真没几个人!

所以张亮反而成了山东集团趁着房玄龄不在之时,着重攻讦的目标了!

刘敏慎虽然升任了工部尚书之职,但谁不知道工部的尚书是个出力不讨好的职位,有时间和精力攻讦工部尚书,倒不如用这个时间多写两封弹劾张亮的奏折呢!

山东门阀不可谓不用心,自打张亮一上任,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还没烧起来,山东门阀的攻讦就开始了!

先是从张亮欺压百姓,导致偌大的一个青龙坊只剩下了勋国公府一家了!

买加上张亮收了五百假子,日日在长安仗着勋国公的名头欺压良善,恐有谋逆之心!

还有张亮在辽东任职的一些事情都被一一挖了出来,这让李二也是有些心烦。

李二本以为将张亮扶起来,能够挡得住山东集团的攻讦,能够成为关陇集团以及其他集团暂时的一个遮阳伞,结果张亮这伞是漏的,打伞都不如不打!

但事已至此,李二也只能为自己的草率买单了!

好在李二很清楚,张亮虽然是个贪财贪权的真小人,但对自己的忠心却是不需要怀疑的,所以李二也只能对诸多文官对张亮的弹劾视而不见了!

现在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再扶持几个人站出来,分散一下张亮的注意力,不然李二甚至都想不到山东门阀还能在张亮的身上挖出什么样的黑料了!

好在张亮升任刑部尚书的时候已经是八月末了,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弹劾之后,也就入冬临近年关了!

在张亮上任刑部尚书足足两个多月之后,刑部终于开始了校验整个大唐一年的各种刑事案件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