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三十章刘敏慎的第一战(1 / 2)

加入书签

贞观六年年末,在兰州捞了将近三年政绩的刘敏慎,终于收到了李二的传召,奉命回京!

这也意味着刘敏慎终于算是熬出头了!

这也跟李氏在刘敏慎身后的强力推动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在李氏的运作之下,在贞观六年全年,合计有三十万党项和羌人归附于大唐。

而这成为了刘敏慎升迁最大的跳板,李二本就追求古圣人之道治国,刘敏慎的这番功绩,恰恰是圣人之道最好的表现,所以这才入了李二的法眼,传召回京!

一般外臣入京是要同皇帝来一番奏对的,通过表达自己的志向,以及给皇帝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来决定自己未来所工作的部门。

说到底,也相当于一个入职面试,只不过这一次面试就李二一个人说了算!

刘敏慎奏对的文章在刘敏慎还未赶到长安的时候三爷爷和杨子安就已经给他准备好了,是一篇推崇圣人治世,以及强调忠义的一篇文章。

虽然通篇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不得不说,这篇文章写的极为的光鲜亮丽,将对于君父的效忠,强调而表现的淋漓尽致!

李二在看到文章之后,顿时就觉得自己将一个如此懂自己想法的臣子放在兰州那个地方,实在是有些屈才了,而且刘敏慎的形象也不错,礼仪风度处处都有古之君子的做派。

通过一场奏对,李二就开始分外欣赏这个几年前因为上书骂自己而被自己派到漠北的臣子。

刘敏慎将这事都美化的极为光彩,形容成了李二慧眼识珠,给了刘敏慎一个展示自己才学的机会,是皇帝对自己的磨炼云云。

整篇文章充斥着阿谀奉承的内容。

写完这篇文章的三爷爷和杨子安,都声称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再写类似的东西,因为这东西实在是有违圣人之道!

但整篇文章李二却看的如沐春风,甚至有想要传颂天下的想法!

但在房玄龄和魏征的反对之下,此事只得作罢。

虽然如此,但还是给了刘敏慎一个从四品的秘书监检校侍中的官职!

要知道现在魏征不过也就是个检校侍中!

同时李二将魏征升任为秘书监侍中,虽然名为刘敏慎的上司,但实际上两者互为制约,这也算是李二的帝王之术之中的平衡之道了。

魏征反对了刘敏慎的文章传颂天下官员,所以李二就把这两个互相看不顺眼的人互相制约,也算是将平衡之道运用到巅峰了!

刘敏慎上任的第一份奏折,就开始了朝野上不忠不义之人开始了炮轰!

这一点也是杨子安和三爷爷教的,一个明面上的清贵官员,必须把自己的强调拿捏起来,现在李二最在意官员的忠诚和将就圣人之道,那么这个时候以德行方面递出刀子,才能够在官场上一下子就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当官虽然是为天子牧民,但也是需要人设的,杨子安和三爷爷为刘敏慎设计的人设,就是个道德方面一尘不染的清贵官员!

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看似没有后台的官员,快速的成为真正能走进大唐官场核心的人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