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三十八章李二的平衡之道(1 / 2)

加入书签

从李承乾的东宫离开之后,李冰第一时间带着杨梦竹连夜回了泾阳,李冰实在受不了李承乾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了,莫非是从李二那继承来的?

虽然一个少年人有点梦想和幻想很正常,但作为那一战的亲身经历者,李冰知道当时的李靖有多厉害,简直就是军神在世!孙武附体!对于时机、战局的把握远超天下所有人!所以李靖是大唐军神,其他人不是,也难以复制了。

李冰可受不了见天儿的听李承乾吹牛,所以还是赶紧回泾阳吧,反正现在老程也从陇右回来了,老程是右武卫大将军,李冰不去军营日日报道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杨梦竹自打成亲之后,就开始慢慢接手李氏的一些生意,李冰也不想去打扰忙碌的杨梦竹,只得在泾阳四处晃悠。

南山书院一如往昔的热闹,尤其是在李氏大肆兴建了很多的建筑之后,整个南山书院更加显的气势恢宏。

自打新书院建造完之后,这还是李冰第一次走进书院之中。

书院彻底建成是在贞观三年的深秋,那个时候李冰应该在阳关,之后李冰便一直不曾走进书院的大门。

骨子里的学渣性格,让李冰下意识的拒绝走进书院这样一个充斥着读书人的环境。

但今天也是没办法了,杨老先生派人送信,让李冰到书院讲一讲陇右和漠北的战斗。

杨老的想法李冰能够猜到,杨氏的儒家弟子想要全部走进官场,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所以将这些有文化、懂官场规矩、擅长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本事,是那些武将所不擅长的。

但如何能把这些自视甚高的儒生送到军队之中,就是杨老需要考虑的事了,但这事在李冰看来,并不陌生,这无非就是洗脑罢了,只不过洗脑的事多发生在后世的各个公司,而非学校。

这也是现在的文人氏族把杨老逼得没办法了,贞观元年的那批学生,除了那些纨绔们之外,剩下的鲜有入朝为官的,虽然这里面也有书院扩张,各地私塾缺乏老师的缘故。

但总不能等现在这数百弟子都毕业了之后再去思考出路的问题吧,到时只怕南山书院名声一落千丈,都不必山东世家出手,南山书院也没有继续办下去的道理了。

见到杨老先生的时候,老先生正在看着一本破旧的春秋,上面的批注密密麻麻的,也不知还能不能看清上面的字了。

“爷爷,您在看书啊!”李冰这还是大婚之后第二次见到杨老,但看到老先生精神矍铄的样子,心里也是一阵的欢喜。

“冰儿来了,快坐,快坐,想必你也猜到了我找你的原因,如今这南山书院确实有些孤木难支啊!”杨老先生放下了手里的书,细致的做好标签之后,才跟李冰打着招呼。

李冰连忙走过去帮老先生到了一杯热茶,然后才坐下说道:“爷爷,陛下不是承诺南山书院所有弟子,都能入朝为官么?怎么会?”

杨氏和李氏主办南山书院本就是李二用来对抗山东世家对于中基层官员垄断的,李二怎么会自毁根基呢?

听到李冰的话,老杨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去年长安一带寒灾,导致几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当时山东世家以百万石粮草作为要挟,不许陛下接受南山书院这一届的弟子,这事陛下在找过我之后,我也是同意了,毕竟哪一届学生数量并不多,一半都是长安官员家中的纨绔。”

这事李冰也是听说过的,若非山东世家的百万石粮草,只怕李靖的北伐不会那么顺利,至少粮草供应不会那么及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