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9章(1 / 2)

加入书签

将竹篮同样放在案桌上,裴瑾瑜兴冲冲拿起一支粉色月季,三下两下剪掉几片叶子,插入一尺高的葫芦瓶里。

左看右看就是不得劲,花似乎放的少了。

随后,她咔嚓咔嚓修剪了几支月季插入瓶中,效果似乎好些了,但是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合适,花束似乎有些偏大。

于是,她抽出一支花,再度调整花型。

“呵,勉勉强强过关。”

小声嘀咕了一句,她笑了。

不过,也不知是不是心理原因,看了又看,反反复复来回折腾,总觉得自己动手插出来的花有些别扭,却找不到原因,这多多少少有些败兴。

“罢了,换一只花器再试试。”

将目光移到一只青花瓶上。

这只青花瓶有一尺二寸高,是只颇大的瓶子,瞅瞅竹篮里的花,似乎只有绣球能相配。

就这样,裴瑾瑜一直折腾了一个多时辰,才将拿来的瓶器插满鲜花。

完工后,她兴奋地道:“师父,瞧瞧我插的花,来品鉴品鉴。”

李青莲放下手里的书,站起身来,抖抖衣袍下摆,缓步走到裴瑾瑜已然完工的插花前。

来回走了几步,从不同角度查看,他并未作出评论。

这下裴瑾瑜有些急躁了,扯着李青莲的袖子道:“如何?”

李青莲回头轻声道:“你觉得呢?”

没有得到李青莲正面的评价,裴瑾瑜心里没底,心虚道:“马马虎虎吧。”

李青莲听了,轻笑一声后,指着第一个作品道:“那把你插花的时候如何考虑花型与瓶器间的关系说说吧?就从这个葫芦瓶说起。”

裴瑾瑜挠了挠头:“这个……”好像并没想很多。

再次挠了挠头,脑中一转,开口道,“这个葫芦瓶有一尺,其实不是太适合插花做清供,最佳的尺寸应该是高不过八寸。”说着,偷偷看了看李青莲的脸色,这算是现学现卖,师父刚才讲的就有这些。

李青莲点头道:“不错,除非是用于厅堂的,瓶器最好不超过八寸。继续说。”

裴瑾瑜心里有些得意,信心也足了些,微微提高声音道:“所以我用了粉色的月季,你看,这月季最高的一支也没超过八寸,最低的不少于五寸。我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燕闲清赏笺》里曾经提到‘小瓶插花,令花出瓶,须较瓶身短少二寸,如八寸长瓶,花只六七寸为妙。’”

李青莲瞟了他一眼:“所以一尺的瓶,花枝就要最高不过八寸?行吧。”

裴瑾瑜见他似乎不赞同,忙道:“难道不好?”

李青莲调侃道:“怎么,不追求完美了?”

这下,裴瑾瑜有些不好意思了,心底有些小羞愧。

这时,李青莲话音一转,道:“《瓶花谱》讲‘大率插花须要花与瓶齐称,令花稍高于瓶。假如瓶高一尺,花出瓶口一尺三四寸,瓶高六七寸,花出瓶口八九寸乃佳,忌太高,太高瓶易仆,忌太低,太低雅趣失。’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裴瑾瑜不由睁大眼睛望着李青莲,脸也涨的通红。

李青莲背着一只手,漫不经心地看着眼前的瓶花,似乎并没在意弟子裴情绪的变化,指着插花道:“其实葫芦瓶、鹅颈瓶、青花瓶都是插花挑选瓶器的大忌,按照你的说法,就是《长物志》里提到‘余如安暗花、青花、茄袋、葫芦、细口、扁肚、瘦足药坛及新铸铜瓶、建窑等瓶,俱不如瓶供,尤不可用者,鹅颈、壁瓶也……大都瓶宁瘦,无过壮,宁大,无过小,高可一尺五寸,低不过一尺,乃佳。’”

“博大精深啊,自己小看了。”

裴瑾瑜呆呆站着,双眼无神,视线从桌案上的插花转到李青莲身上,无意识地随着李青莲的动作而转移。

李青莲甩了甩衣袖,仍然一副漫不经心地样子道:“……从刚才引用的插花技巧来说,你选得这些瓶器,只有龙泉瓶和陶罐勉强可用。如果你用绣球配陶罐,算得上及格,但是你偏去搭青花瓶。”

说着,他摇摇头,又指着龙泉瓶道,“这是一只花囊,当然并不是装香料的囊袋,一般多为瓷质,器有大小,平面盘口,收颈,扁腹,圈足,顶面有三孔或者多孔用于插花。还有一类器为撤口,扁腹,圈足,肩有三圆系,腹下部突出菊瓣纹。这只是平面盘口,高仅八寸,你用木棉花算得上匠心独具。”

“原来还有这个讲究。”

裴瑾瑜听的如痴如醉。

李青莲继续道:“……要是花瓶高瘦,最好一高一低双支,或屈曲斜袅,比瓶身短数寸,最忌花瘦于瓶,又忌繁杂。如缚成把,殊无雅趣……”

“嗯嗯,下次一定记住。”

裴瑾瑜恨不能掏出小本本将对方提到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记下来。

再次脱离幻境,裴瑾瑜对灼华的目的已经有所猜测,只待时间进一步验证。

只是,她并未把想法透露给罔市。

罔市担忧道:“虽然不知道你哪里得罪她了,最好还是躲一躲。”

裴瑾瑜点点头:“麻烦罔市姐姐将我送走。”

罔市道:“我也是这个意思。”

说着拿起一个小拇指大小的玉色海螺放在唇边鼓气一吹,空气中并没有声音响起,但是片刻后,有锣鼓箫管的音乐声与人马嘶鸣声由远而近。

裴瑾瑜举目一看,不远处停着一队人马:最前方是仪仗队,举着旌旗;然后是五色蛟龙拉着的装饰着羽毛的车子;车后是骑着麒麟模样海兽的锣鼓箫管的奏乐队。

不管是仪仗队、车子,还是奏乐队,全都在半空悬浮着,里面的侍从个个峨冠博带,衣袂飘飘。

“哇,罔市姐姐,这声势也太浩大了吧。”

裴瑾瑜开心道,“和传说中的仙人降世差不多。”

罔市好笑道:“你再仔细看看?”

裴瑾瑜定睛一看,好嘛,哪有车队銮驾,分明是一只胖乎乎如同小猪般的黑色海兽趴在岸边海水里。

“这是我的海兽,是只蜃兽,最爱同人开玩笑。”

罔市笑道,边说边引着裴瑾瑜走过去。

“哈,哈。”

蜃兽口中发出类似人类的笑声,裴瑾瑜怀疑对方是在笑话自己,虽说她并没有证据。

“我让它送你去一个地方。”

罔市眨眨眼。

裴瑾瑜还没来得及问去哪里,人已经飞到了蜃兽身上,并随着它的腾跃入了海里。

越是下潜,海中越是黑暗,很快难以分辨方向。

无法同蜃兽沟通,她只能老老实实呆在对方提供的球形防护罩里。

大约游了半个时辰,蜃兽再次上浮,停在一处海边。

这里烟波浩渺,海天犹如一体,海水之上一幢透明犹如琉璃的建筑腾空而起,浮在海面之上,闪烁着七彩霞光。

脚下粉色沙滩水清沙幼,一条闪烁着莹光的狭长通道从海面一直延伸至琉璃建筑的大门口。

“哈,哈。”

蜃兽再次叫了两声,似乎在催促裴瑾瑜赶紧滚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