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章 天师神算Ⅲ天师神算的养成(1 / 2)

加入书签

【鉴于任务需要,副本地图已开启。】

【已点亮一处地图——庸城。】

【在庸城的声望已达到尊敬。】

【——是庸城有百姓心目中当无愧的天师神算。】

伴随系统的提示,一张虚幻而透明的地图现在白意视野的右上角,地图大部分地方都是空白,被『迷』雾笼罩,唯有角落一小块轮廓被勾勒了来,在地图上发光,上面显示:【庸城:声望100】。

【请选择提交任务,申请通关结算,或者继续任务,点亮更多未知地图。】

“这还用问?当是继续啦~”

白意几乎想都没想就给了回答。有读档神技和抄答案工具人,为什么不继续?

这个副本对他来说简直就是白给好吗?

时,经数个周目的读档,白意对自己的角『色』“齐九”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本是个弃婴,被老道士在山里捡到,就带回来了道观里养,后来收为弟子。

于这个世界仙神漫天,凡间王朝对神佛信仰极为虔诚,九州处处都有道观庙宇。

尽管这对师徒的破道观和那些香火鼎盛的寺庙道观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穷乡僻壤的穷苦百姓也拿不多少香火钱,但因为这个世界百姓崇道崇佛的狂热,他们的道观倒也能勉强维持生计。

偶尔香火不够,生活没落了,老道士就带徒弟到山下转一圈,打算卦的招牌在附近的小县城里接几单,也能撑来。

这师徒俩也算有自知明,从不去可能有人没的地方,也不会接那种一看就涉及妖魔鬼怪超能力范围的任务。

他们选的基本都是主人家自己疑神疑鬼搞来的事,只要说几句吉利话,用巧妙的话术给予对方精神上的放松,也就成了。

——用白意的眼光来看,有点像是心理医生针对心理疾病进行的开导与抚慰。只不他们会添加一些神神叨叨的忽悠话术。

于老道士每次接单都选择最有把握的,没有把握的,就摆深莫测姿态,用“天机不可泄『露』”或者“今不算卦”种种理推拒,最后的成功率自。

在周围的老百姓口中一传十十传百,逐渐就变成了“天师神算”。

譬如,于儿媳一直没有生育家里还总有些小病小灾而怀疑她八字不吉的老太太,医术精深的老道士判断小夫妻体没有『毛』病后,小病小灾也是正常情况,只是老太太脑补太多……只需深莫测地说上一番“缘分未至,顺其自,老太太命中必享子孙福”的话,老太太自放宽心来,也不再对小夫妻施加压力,到他们真的生下孩子,一家人更是又感激又敬仰——这可不就是活生生的天师神算吗!

类似事一多,在周围几个县城中,老道士神算的人设就变得越来越稳固。

老道士去世后,齐九这个徒弟有样学样,运用从师傅那里学来的医学技能和心理学技能,将“天师神算”的名号发扬光大。

直到这一次被张家找上门……

齐九从一开始便没打算接这一单,这显超了他的能力范围。他只打算来张家走一圈,再随便用“心血来『潮』,今不易算卦”类的借口回绝罢了。至于他为什么不干脆别来……谁让他最近快断粮了呢?

齐九心里的算盘早就打好了。

……他堂堂小天师,哪怕来一趟后不算卦,堂堂大户人家也不至于让他白跑一趟,怎么都得盛情挽留,至少也会招待他一些茶点,这不就免费混了一顿饭吗?

而,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饭没混上,却撞上了刚刚回到庸城的宿淮嘉,差点就被宿淮嘉把他“天师神算”的名号都拆了!

“——好在聪明的白意已经完美搞定一切!”多未修的道观中,青道人收好行李,往道观里唯一一只小『毛』驴上一拴。

迎山中拂面而至的清风,他摆了一副似乎下一刻就会羽飞仙的造型,长叹道,“至于这天师神算的名号……”

“……从今往后,就我来背负吧!”

“?”瘦不拉叽的小『毛』驴被沉重的包袱压得踉跄了一下。它傻傻歪头看旁边的主人,一双大大的驴眼中带大大的问号。

白意也歪头看小『毛』驴,伸手轻拍驴头,『露』一个看驴肉火锅的笑容。

“嗯,小驴,有不同意见?”

……别问,问就是老中二病了。

.

区区驴肉火锅,当不敢对白意有什么意见,它屁颠屁颠地跟随白意下了山。

——离开庸城前,一人一驴还要邀请最后一个小(工)伙(具)伴(人)。

“我?道友……邀请我一同去游历?”

宿家老宅,宿淮嘉惊愕地看来人。

他一脸不可思议,下意识张大了嘴。

时的宿淮嘉,全没有刚刚场时仙门弟子的风范,反而更像是一个有幸获得与偶像同游机会的粉丝,满脸都惊喜。

——这似乎已说明,这短短时间里,他对白意从地下到天上的态度转变。

从初的不屑嘲讽到如今抑制不住的敬仰,现在,他更是宛如初茅庐的菜鸟在仰望一位道行远胜自己的人前辈。谁让白意那一次次预言般的占卜太秀了呢!

要不是白意坚持以“道友”平相称,再加上「齐九」这个角『色』龄不大,不是装嫩的老怪物,宿淮嘉早就口称“前辈”了。

突受白意邀约,可不就令他又惊又喜,宛如受到了心中偶像的想邀?

迎宿淮嘉不敢相信的目光,白·装来了·意淡淡一拂衣袖,神情仍是那般平静从容,他只点了点头,再度开口相邀:

“正是。这些来我随先师一意潜修于乡野,不识天下大,修行亦不知何时遇上瓶颈,难有寸进。如今见了道友,才知晓去是坐井观天罢了。难得遇上道友这样一位同道人,我欲游历天下,增广见闻,洗涤道心,道友可愿同行?”

“好,好,我自愿意。”宿淮嘉喜不自胜,连连点头,“我在师门中时,也曾听师长说,许多修士只知红尘因果有毒,一个个都要做那远离红尘的方外士,殊不知一意清修并非上上选。于红尘中走上一遭,以千般因果熔炼道心,历世事而不堕,才能成就真正的心圆融道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