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一章 “土木堡之变”的前因(1 / 2)

加入书签

不过马铁就算让关兴去追击,也只是略尽心意而已,一军主将,又有上千士卒保护,一心求存的话,在古代这种没有便捷侦查和通讯手段的时代,基本上可以说是难以捕获这条“大鱼”的了。

而马铁战报中说到的情况,也确实符合了这种情况,按照负责追击曹真的关兴回报,其一路追击,也没有追上曹真的脚步,只是沿途击杀了数百名应该是追随曹真撤退的曹魏骑兵。

以此推测,曹真最后带离战场返回洛阳的精骑,大概就只有一千五百到一千八百名左右,如此规模的话,对大局已经不构成影响的了。

战事到此,由诸葛老大策划,马铁负责具体执行的二次北伐,可谓是迈出了胜利的第一步,之后的部署,只要魏延不掉链子的话,基本上就可以按照诸葛老大的战略构想一步步实行的了。

而随着马铁战报一起呈递给刘禅陛下的诸葛老大的奏报,也详细说明了此事,言及如今二次北伐首战告捷,正是将士用命之时,其自会监督激励众将士,务必使得二次北伐能够取得满意的结果。

言下之意,应该就是之前诸葛老大向我讲述的,就算此次北伐不能一举收复洛阳,使得天下有识之士明白天下大势已变,竞相投向大汉,也要占据司隶半州之地,使得洛阳虽拥坚城而无寸进之力。

剩下的就是将洛阳彻底变为曹魏的一个永不愈合的伤口,皇帝陷于城中,号令可以离开洛阳,但是皇帝车驾及护卫人马却是无法离开洛阳。

如此一来,曹魏的君主就成为了一个鸡肋的存在,救则曹魏军队无力穿越已被大汉骑军分割的洛阳到虎牢关的区域,不救则使曹魏朝政动荡,甚至皇帝久不离险境,自有“忠臣”劝还在世的曹植或是其他宗室暂居君位,以令大汉知难而退,使得魏主曹叡能够顺利脱险。

只是后世明朝的“土木堡之变”前后种种事情,就已经说明了这种名位之变,极可能会演变成左右政权命运的大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