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二章 常败的皇帝(1 / 2)

加入书签

官渡一战,袁绍大败而回,自己忧愤而死,单留下了几名互相不服的儿子,使得袁氏空有四州之地而无法形成合力抵挡曹操,最终袁氏一族不但失国,更是几乎遭到灭族的待遇,成年男子俱死难,只留下一堆老弱孤寡。

而淝水之战,不但成就了谢玄、谢安、谢石等人的威名,覆灭了前秦之主苻坚统一天下的梦想,使得天下未能一统,之后形成了南北朝划江而治的局面,最后拓跋珪建立北魏,后来宇文氏势大,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接受了西魏(北魏后来分裂成东魏和西魏)恭帝的禅让,建立了北周政权。

之后才有了杨坚重复历史,让北周最后一任皇帝(周静帝宇文阐)禅位给自己,建立了隋朝政权,然后才有了杨坚命杨广南渡长江攻占陈朝,抓获了陈后主陈叔宝,统一了天下,开启了隋唐历史。

这两个经典的例子,无不向后世所有人清清楚楚陈述了战争的残酷性,一次战败不但灭国,通常还要身死族灭,若非坚毅雄主有一争天下之心,后世诸人基本都不会咬牙坚持发动战争的。

故此自隋以后,历代开国皇朝,虽云都是经历乱世方有大治,但是鲜有如东汉末年一样多方混战,一般都是两三方大势力角逐天下,其余割据势力都是看准一方势大就投效,很少再发生东汉末年那么多割据势力被攻伐至死都不愿投降的了。

然而历史最奇妙的事情就是,既有一次战败就使得麾下势力分崩离析、一蹶不振的例子,但是也有就算战败主力大半葬送,势力依然不散,更能重整旗鼓再次逐鹿天下的例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