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七十二章 日本战国的铁炮(1 / 2)

加入书签

以这个观点,可以推导出,“三段射击”战法较为可信的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由一名训练多时、射击准确度比较高的士兵负责射击,他的装备应该是三支火枪,每次射击完毕之后,他就会放下手中的火枪,而从地上拿起另外一支火枪做好射击准备,等待命令再次射击。

而在这名负责射击的士兵放下手上的火枪之后,在他身后负责装填弹药的士兵就会接过火枪,由两名士兵分工进行清理枪管、装药、压药等一系列的操作,以便负责射击的士兵能够尽快有火枪使用。

要知道这个时候日本的火枪,还是处于相当简陋的阶段,火药、弹丸是分开装放的,可不是后世的子弹那样一体化的,只要塞进火枪的弹仓就可以了。

而且火药的份量,也不是随便一个士兵就可以掌握的,装多了容易炸膛,装少了火枪就没有威力,要在砍杀声一片的战场里面,射击敌人之后在蹲下来,轻松从容为火枪枪管清理干净,再装填适当份量的火药,捣实火药再塞上弹丸,可不是一件想象中那么容易的事情。

看看后世的诸多影视和小说作品,许多都描写过在战场上,有些士兵会紧张到无法将子弹正确装进枪械的弹药仓里面,只是如此简单的塞子弹都会因为战场状况而使得动作失常,更何况是比塞子弹复杂十倍以上的原始装填弹药呢。

所以日本战国时期,虽然日本历史上的“铁炮传来”事件已经发生十数年以上(从葡萄牙商船登陆种子岛向种子岛时尧展示铁炮威力的1543年开始计算,到铁炮被大规模用于战斗的“长筱之战”1575年为止,已经是32年了。),但是日本装备铁炮并投入使用的势力,也只有九州的岛津家、大友家,纪伊国的杂贺家,以及尾张的织田家等数家而已。

而从地理上来说,九州的岛津家、大友家肯定是最早使用的铁炮的,因为“铁炮传来”的地点种子岛,就是岛津家属地,大友家则在岛津家的北面,同在九州岛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