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四十五章 蜀道难(1 / 2)

加入书签

故此,据费祎所言,其拿去洛阳的两篇诗文,已是在洛阳城中引起了不少的反响,甚至有传言说道文气西移,或许是天下有变之前兆。

只是单凭两首诗文,这些传言都仅仅在小范围内传播,并没有引起更大的涟漪,说得也是啊,就算是曹操三父子的才名,也是每人各有三五篇出名的文章在手,加上统治者的光环才有了名传天下的声名。

而这次费祎带去洛阳的诗文,《归去来辞》太淡泊,不是很符合现时这个年代的主流思想,《行路难》则是篇幅太短,是以造成的影响有限也是难免的了。

依诸葛老大的估计,起码要再有两三篇文章现世,才能坐定文气西移的传言,就算没有这么多诗文,最少也要再有一篇诗文问世,方能保证之前引起的影响不会消失,让世人知道长安文气确实不弱于洛阳。

说道这里,诸葛老大的眼神就不由自主地望着我,唉,我就知道,文抄公这行当,有了开头,就很难结尾,唯一能够自我控制的就只是频率而已。

不过这事其实我也已经有所预料,于是只能硬着头皮迎上诸葛老大的目光,说道自己近来回忆起当年入川的情景,再加上当日进军关中的情形,心有所感写下了一篇文章,正好请诸葛老大斧正一二。

我一边这样说道,一边心中暗暗向李白大大说声抱歉,诸葛老大听了我的述说,便微笑说道,尽管让我说出来,他自然会用心细听。

于是我就缓缓将李白大大的那篇雄文《蜀道难》念出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