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四十章 诸葛老大“托孤”(1 / 2)

加入书签

而就是如此,后世之人也大多认为刘邦亦算是刻薄寡恩之辈,盖因韩信实在是功劳甚大,怎么也不应该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孰知道若非韩信如此功高,第一次没有全力协助刘邦攻打项羽的时候,刘邦大可以先行骗取韩信的兵权再处理他。

或是第二次私下容留钟离眜露出不臣之心的时候,刘邦就可以用谋反的罪名将他诛灭了,但是刘邦还是念其功劳,只将其一贬再贬而已。

不过韩信实在是才高气傲,经历过这些事之后,并没有相通其中的关节,反起了怨怼之心,更是桀骜,最终就酿成了悲剧。

自西汉到东汉,两代开国君主,汉高祖刘邦就杀了数个与自己并不是一条心的异姓诸侯王,而真正跟随他一起打江山的一百多名功臣,尽皆没有杀戮,在封建帝王队列中,已经算是仁善的了。

而光武帝刘秀就比高祖刘邦更是仁善,其手下功勋最卓著的“云台二十八将”,除了岑彭、冯异、祭遵数人于军中征战逝世外,其余等人都是得了善终,刘秀更是没有动手杀过其中一人。

汉朝先后两次开国,善待功臣基本上已成惯例,现今正是汉室三兴的关键时候,刘禅陛下和诸葛老大有暂时不让益州动荡的考量也是正常的。

只是西汉立国有“汉初三杰”,东汉立国有“云台二十八将”,不知道季汉立国的话,又会有什么名号流传于后世呢。

不过这也暂时与我无关了,诸葛老大既然说暂且不动益州的官员,我也自然是没有异议提出来了,只静待诸葛老大之后的吩咐。

诸葛老大就接着说道,“九品中正法”之事,朝中已有定议,让我尽快准备一下,这两三日就启程离开长安,返回羽林学院那边,毕竟让蒋琬他们长期负责学院之事,我却不管不顾的话,总不是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