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5章 薄如蝉翼(1 / 2)

加入书签

不过最终还是好奇心与对正事的关心,胜过了食欲,虽然口中的唾液在董允的解说之下,开始不受控制地分泌的越来越多,但我还是忍住了对美食的渴望,跟着董允到了宴厅中先行听他说一下今天的经历。

喝着茶水听董允述说,原来今日的朝会,并没有我们想像中那么惊险刺激,一众大臣的问答都是有规有矩的,完全没有刺头的存在。

估计是刘禅陛下和诸葛老大提早命之前参加御前答辩的重臣们,各自去打过招呼了,所以整场朝会的答辩内容,都没有超越之前那场御前答辩。

虽则如此,但是单是走流程过场,再加上朝会议的另外一些事,就花了整个上午,董允也是直待到午时过后才能离去。

故此董允午间才没有邀请我过府相聚,而是干脆去宫中借来这名庖厨的徒弟,准备晚上好好招待我呢。

当然了,听过董允的说明,这名庖厨的徒弟虽然没在宫中有编制,但平素也是打下手的人,故此还是按规矩找管事之人告了一个假,如此才算是没有违反宫中规定呢。

董允虽然这样说,不过我也知道,一般人要这么搞的话,那就是发梦一般了,宫中各管事就是看董允的面子,才敢如此操作。

故此我也是郑重向董允致谢,谢过他如此用心想方法招待我了,董允却是摆摆手笑道,此是早就承诺过的,让我无须在意。

说完这些话,董允就让我稍坐一会,他这就命人奉上酒食,我一听,顿时对要上来的鱼脍充满了期待。

虽然这个时代就不要想有后世的配料那么多,十碗八碗什么炸芋丝、炸花生、蒜片、姜片、姜丝、葱段、葱花、辣椒圈、小辣椒、酸荞头、柠檬叶之类的,至于油、盐、酱油这些就是必备的了。

但是这个时代的鱼由于饲养环境的不同,肉质更为紧致,所以其实用来做鱼脍真的是一绝,而鱼脍其实最为重要的就是刀功,故此我对董允借来的这名庖厨真的是很有期待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