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02章 古代三尺不一定为一米(1 / 2)

加入书签

而在这个金属冶炼和锻造技术远远落后于后世的年代,莫说钢卷尺了,连钢直尺也不知道还在什么地方呢。

所以我所看到的,依然是几个木匠拿着墨斗在木板上熟练地“弹线”,然后按照“弹”出来的直线,在直线边上用刀切、刻、割出四条半寸来宽,深也是约莫半寸的沟来,看来这就是用来基本确定大小的“线”了。

不过难道剩下的工作都是用刀“挖”出来,这就可有难度了,也相当浪费气力啊,这个时候,庞兴可能看我看得入神,就凑过来向我解释其中情况了。

原来今天早上他和数名工匠已经研究过,大小是基本有了定案,就是约占木板的十分之七八左右,这是最大利用的了,太小的话写不了几个字,太大的话有影响沙盒的稳定性,毕竟边太薄的话肯定容易散架的。

等在木板上划定了沙盒的大小后,木匠们就会用刨子将框定的地方刨走,那么木板中部自然就会凹陷下去,形成一个四方形的坑,用来装沙写字了。

庞兴说到这里,那些木匠就从脚下拿上来一件物事,我仔细一看,果然是刨子,只怪后世已经少有人手工打造家具,这些东西都只在木材加工厂里面才有,我都忘记了“刨子”这件木匠神器了。

庞兴见我还在仔细观察木匠们的工作,就乘机向我询问,未知沙盒的深浅可有定例,我一听就顿时明白了。

沙盒深浅说真的并无明确定例,能装沙子写字就可以了,不过如今庞兴负责此事的话,沙盒深浅对他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因为如果太浅的话,装不了多少沙子,后面沙盒用起来就会犹如硬木上写字,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

但是如果太深的话,木匠们的工作量就会大大增多,那么庞兴完成此任务的时间就会相应延迟,万一到时我这边追问起来,庞兴就尴尬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