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66章 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1 / 2)

加入书签

于是,“王安石变法”仅仅取得了少许成效,但是弊端频现,出现了开封等多地百姓为逃避保甲之法,自断手腕等情况,然后免役钱之事有引起民怨沸腾,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加上保守派大臣不断上表宋神宗,言王安石变法未见其利、先见其弊,与古人所言“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背道而驰,并非兴国之举,却有乱天下之实,请罢王安石之法。

宋神宗得闻民间之事,忧形于色、寝食不安,后熙宁七年(1074年)春,天大旱,久不雨,安上门监郑侠绘东北《流民图》,写成《论新法进流民图疏》,请求朝廷罢除新法。

郑侠奏疏送到阁门,不被接纳,只好假称秘密紧急边报,发马递直送银台司,呈给神宗皇帝,疏称:“但经眼目,已可涕泣,而况有甚于此者乎?如陛下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

宋神宗阅毕疏奏,反复览图,长吁数四,袖以入,是夕寝不能寐,翌日即下令开封府发放免行钱,三司使查察市易法,司农发放常平仓粮,三卫上报熙河用兵之事,诸路上报人民流散原因,青苗、免役法暂停追索,方田,保甲法一起罢除,共采取了十八条措施。

可以说新法大半被停止执行了,由是民间欢呼相贺,神宗又下《责躬诏》,求直言,恰巧三日后大雨,辅政大臣俱入宫祝贺,神宗皇帝把郑侠所进的流民图及奏疏拿给这些大臣看,并说出责备之言,群臣于是再拜谢罪。

王安石不得不上表请求去职,宋神宗也没有挽留,于是王安石首次罢相,被遣往江宁府做知府,幸得宋神宗还念君臣之义,同意了王安石的推荐,让吕惠卿、韩绛任参知政事(等于后世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朝政还是掌握于变法派手中,于是以吕惠卿、邓绾为首的变法新党就围着神宗痛哭流涕劝说道:“陛下数年以来,忘寐与食,成此美政,天下方被其赐,一旦用狂夫之言,罢废殆尽,岂不惜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