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3章 水火 阴阳(1 / 2)

加入书签

至于为什么说方仲永此人乃是野史所载,因为方仲永其人其事,只见于王安石《伤仲永》一文中,不论是同时代还是之后的时代,都没有人或书籍提及此事,按理说如此奇闻,就算不至于天下传闻,同县同郡的人没理由不知道啊,怎么会完全没有记载和传闻呢?

那么这就是明显的孤证,按照历史学研究的“孤证不立”原则,就是某件事如果只有单独一条记载的话,历史学家们就不会将其认为是确实的历史,也就是不列为信史。

所以方仲永此事,遍寻古今各种记载,只有王安石提及,自然不能将其作为真实之人,而且所作《伤仲永》一文,通篇都是劝谕之意,颇有寓言的味道,难道那些寓言里面拔苗助长、削足适履、买椟还珠等人还真的存在吗?

故此后世大多数人认为,方仲永此人只是王安石虚构出来的,是为了用这个极端的例子,劝谕世人勤学之道,莫要自恃聪明就对学习一事有所懈怠,须知道如方仲永这种天资的人,若是没有继续读书学习,最后的下场只能是“泯然众人矣”,如果天资不及方仲永之人,还要懈怠学习的话,恐怕其下场连“泯然众人矣”也不如。

想到这里,我不由掩卷叹息,果然古今如一,“知识改变命运”、“读书是最公平的爬天梯”这些话一点也没有错,就算是古代的那些官二代、富二代,只要教育不到位,三观稍有不正,通常都是没有什么好下场的,有些还要连累整个家族,常人若要出人头地,还是非读书不可。

想想连“多智近妖”诸葛老大、“武圣”关羽等人,都要多多读书,关羽甚至留下了“夜读春秋”的经典剧目,看来有机会我也要多点读书。

正在我沉浸于思考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动静,看来是诸葛老大来了,于是我就站起身来,恭敬地等候不知道是不是诸葛老大的人进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