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1章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者必乱(1 / 2)

加入书签

冯汐然坚持老实,刘备坚持仁义,诸葛老大坚持谨慎,在某一个时间段,仿似是吃了很大的亏,冯汐然被老婆顾成双抛弃,被兄弟牛头人;刘备则是半生颠沛流离,先后依附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势力,仰人鼻息;诸葛老大更是五次北伐中原无法建功,被司马懿活活耗死在五丈原上,留下了“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遗憾。

但是从长远来说,他们都是成功了,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冯汐然得到了巨大的利益,刘备和诸葛老大名留青史、威名赫赫,甚至被人立祠供奉,将近两千年还有人祭拜,香火不绝。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韩信,韩信一生忠于刘邦,打下了整个齐国后,项羽由于手下将领龙且大败于韩信手上,怕韩信出兵,与刘邦一起夹击自己,于是派出一个叫伍涉的人前去游说韩信,希望韩信对刘邦反水,在齐国自立,使得刘邦无力统一天下。

韩信对伍涉代项羽提出的建议不屑一顾,断然拒绝,而韩信手下谋士蒯通(本命蒯彻,史书为了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改为通。)也劝说韩信,说道勾践与文仲、范蠡如此君臣之情,待灭吴功成之日,范蠡也要远遁山林,给文仲留下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言,劝文仲一起离去,文仲不听,终于越王勾践将属镂剑(吴王夫差赐死伍子胥的剑)赐给了文仲,文仲知道越王勾践的意思,只能步上伍子胥的后尘,拿着属镂剑自杀了。

如今汉王刘邦与韩信之情,尚不及勾践与文仲、范蠡,一旦汉王得到了天下,韩信恐怕难有善终之日,不若如今听从项羽之言,趁机自立,三分天下,则韩信将来亦有称帝之日也未可知。

韩信听了蒯通的说词,思考良久,最后还是不同意蒯通的建议,说汉王刘邦对他恩遇良多,说“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而且自己为汉王刘邦立下战功无数,汉王刘邦定不负他,蒯通见韩信主意已定,害怕将来因为这番说话获罪,于是假装疯癫逃去无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