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05章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1 / 2)

加入书签

项羽的一生,一直围绕着“神勇”这个词,项羽凭借一己之勇,可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在二十六岁如此年轻的时候就称霸了(孔子曾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项羽在而立之年前已经立下了不世功业,实在是年轻得过分了。),以此战绩,项羽也成为了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

故此清代的李晚芳才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而太史公司马迁也将项羽的传记写入了《史记》“本纪”中(要知道“本纪”可是记录帝王事迹的,可见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之高。)。

但是,成也“神勇”败也“神勇”,项羽就是太过迷信自己的武力,完全忽略了内政、外交、形势分析等的重要性,总觉得只要自己有军队在手,就能战胜一切。

所以等到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大势已成的时候,就连一向颇为尊重,被项羽称为“亚父”的范增,项羽也开始不听其言了(范增在“鸿门宴”前后及期间,曾多次劝项羽擒杀刘邦,项羽均没有听从,逼得范增只能玩了一出“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戏。),甚至到了楚汉相争的后期,项羽轻易中了陈平设下的“离间计”,开始疏远范增并夺去他的权柄,范增只好自乞骸骨,告老还乡了。

项羽也不挽留,范增就启程回去彭城,不久就在途中背发毒疮而亡,项羽连唯一忠于自己的谋臣也失去了,之后自然是被刘邦那边的顶级谋臣张良、陈平屡屡得手,渐渐陷入被动,最终兵败而亡,以至于刘邦在建立汉朝后,也说了这么一句话:“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项羽自恃神勇,不但不听老臣规劝,也是没有驭人之法,刘邦麾下最重要的统帅韩信,以及仅次于张良的谋臣陈平,其实一开始的时候也是效力于项羽麾下的,只是项羽用事,以勇猛为主,都是以力破之,简单一个字就是“莽”,所以才被称为“勇战派”的代表。

故此韩信的军略、陈平的谋略都完全没有发挥的机会,韩信数次进言还被项羽拒绝了,估计还挨了不少喷,最终韩信无法忍受这种郁郁不得志的地方,转而投向刘邦,这才有了“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等一系列故事,韩信更是被称为“兵仙”,是“武庙十哲”中的一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