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八十一章 仇敌变保护神(1 / 2)

加入书签

按照这些史料分析,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推论,就是黄帝部落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遇到了炎帝部落,于是炎帝部落首领帝榆罔领兵与黄帝作战,经过三次大战,最终败于黄帝之手,帝榆罔便向黄帝臣服,打算将整个部落合并入黄帝部落。

而炎帝部落中的蚩尤,应该是手握大权的,估计是怕失去自己手中的权力,于是联合一众出于同样心理的人(传说中蚩尤兄弟七十二人),反对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帝榆罔自是不赞成蚩尤的意见(估计这时候帝榆罔手中实力大损,反对合并也不能把持族中大权,反而投效黄帝能维持自己的权力),蚩尤等人索性将帝榆罔逐出部落,由蚩尤登上炎帝之位,继续对抗黄帝部落。

只是炎帝部落之前已是大败一轮,就算蚩尤重整旗鼓,最终也是不敌黄帝部落,蚩尤被擒,被黄帝斩杀,还将其分尸,尸首各部分被黄帝刻意遣人送到不同的地方(颇有后世传首的做法),以儆效尤,名曰防止蚩尤复活,实际却是恐吓四周各部落向黄帝部落臣服。

随着蚩尤身死,黄帝部落正式吞并了炎帝部落,两族融合,更是强大,而为了安这些原炎帝部落之人的心,黄帝部落将蚩尤称为“兵主”,当作“战神”祭拜,后世也一直流传下来,如此也解释了为什么蚩尤明明是华夏始祖黄帝的最大敌人,但是却被后世称为“兵主”,当作“战神”来崇拜,成为了华夏民族的保护神。

综上所述,殷商之民是出自炎帝部落,蚩尤这个“战神”曾是炎帝,那么殷商之民在长途跋涉的旅途中朝不保夕,为了震慑可能存在的敌人,为求自保自称是战神后裔也是完全能够说得通的。

而这支殷商之民的来历,最大可能是出于帝辛(商纣王)之后,因为武王伐纣成功之后,周朝虽然拥有天下,不过殷商的力量依然不弱,周武王并无完全攻灭或控制整个殷商的力量,于是只能将帝辛的儿子武庚封在殷商故地,让其继续统领殷商之民,已按殷商之民的心。

但是,周武王毕竟是武庚“杀其父,灭其国”的仇人,为防武庚起兵作乱,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封在武庚领地周围,称为“三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