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六十三章 南方政权的不足(1 / 2)

加入书签

自古以来,声色犬马都是腐蚀人的神兵利器,看看董卓那么勇猛的一员将领,因缘际会,占了洛阳权倾天下,短短数年间,不断享受天下第一的种种待遇,很快就从一名雄心勃勃的野心家,蜕变为一名肚满肠肥,只知道保全富贵的田舍翁。

南方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日渐富庶,文化学术氛围更是浓厚,民间既有余财,文化氛围亦有,自然是读书人日众,甚至到了明清两朝,科举所录进士大多为江南人士,尤其夸张的是洪武大帝朱元璋统治时期的其中一次科举,一榜进士竟然全部都是江南人士,如此一来就彻底激怒了北方考生,他们联名上书抗议。

此事越闹越大,民情汹涌,民间传言不断,于是朱元璋不得不亲自过问,但是一番查证下来,江南地方考生的试卷,水平确实高于北方考生,查办此事的官员都表示此次科举并无舞弊之事。

虽然如此,但是朱元璋为了维护国家统一,自然要照顾北方人士的情绪,不可能将此结果公之于众,无奈之下,只得罢免此次科举的主考官,然后再开一榜科举,此榜所录进士尽皆为北方人士,就这样,才平息了此次事件。

只是自此之后,主持科举的官员,都会约定俗成一个惯例,就是每榜所取进士,必定要有一定比例的北方人士,绝对不能全部之取江南考生,要不然的话,没有错也会被皇帝问责的了,而比例大概是南方六到七成,北方四到三成,南方读书氛围之盛,可见一斑。

读书人众多,自然是大儒辈出,就像“程门立雪”中杨时拜见的老师程颐,就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人,妥妥的江南人士。

而那个春秋战国后唯一一个被称为“子”,也是唯一一个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朱子朱熹,乃是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人,也是江南人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