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楚、吴、越的爱恨交缠(1 / 2)

加入书签

而与齐国相比,另外一个战国时期与秦国分庭抗礼的强国楚国,就有出息得多了,楚国地处南方,但是当时南方可不比后世,虽然土地依然肥沃,但是人烟甚少,乃是蛮夷之地。

楚国当时被周王室封在南方,且爵位还是“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仅次于最低爵位“男”的“子”爵,亦是当时受封诸国中爵位最低的一级,就连当时亦是同样不受重视,封到西方抵御西边蛮族的秦国,其爵位都是“伯”,可比楚国的爵位还要高。

由此分析,当时楚国封地位置不好、疆域不大、爵位几乎处于最末等,应该是受到周王室稍有不公的待遇的,亦同样受到中原诸国的轻蔑。

所以其实楚国早期的立国经历,与秦国也颇有相似之处,及后楚国日渐强大,自然就追求应有的政治地位,可惜中原诸国俱指楚国为蛮夷,总是拒绝楚国的来往。

而楚国也甚是头铁,竟然不顾当时列国间崇尚的礼仪,直接用武力打服甚为南方诸封国之首的随国,强迫随国这个“侯爵”之国,为楚国向周王室请求提高爵位,周王室自是对这种不合于当时主流思想的做法不予理睬,无视了楚国这种请求。

当时楚国既然能够打败随国这个南方为首的国家,自然就已经有了称霸南方的实力,所以以楚国当时的想法就是,周王室无视自己如此合理的请求,明显就是侮辱自己,自此之后,楚国就公然以“蛮夷”自居,不再强行与中原诸国结交,甚至悍然自封为“王”,与周王室公然对立,成为了列国之中首个称“王”的国家。

如此一来,楚国就是公然闹起了独立,自此之后,中原凡是称霸成为老大的国家,都会将楚国视为自身大敌,尽力防止楚国对中原诸国造成影响,改变了整个天下的政治环境。

齐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就将楚国作为最大的蛮夷之一,屡次联合诸国军队攻打楚国,逼楚国向周王室臣服,最终楚国慑于齐桓公所领诸国军队,与齐桓公订下了“召陵之盟”,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并重新向周王室纳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