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55章 未雨绸缪(1 / 2)

加入书签

虽然如今大汉克复中原之路,只能算是走了三分之一,而汉室三兴的构图,还只是存在与诸葛老大的脑袋里面,事远未成却思防止功败之法,还真有点禾苗尚未破土,就开始想如果发生蝗灾要怎么保全禾苗一样可笑。

不过就像《礼记·中庸》中说的一样,“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豫,亦通“预“)。”,任何事情,事前有准备就可以成功,没有准备就要失败;说话先有准备,就不会词穷理屈站不住脚;做事先有准备,就不会遇到困难挫折;行事前计划先有定夺,就不会发生错误后悔的事;出发上路前做好准备就不会走进绝路。

所以“未雨绸缪”亦算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了,如今趁着大汉主体还是先主刘备时的班底,大体还算是纯粹,还没有大量世家参与进来造成世家林立的情况,早作谋算,以供刘禅陛下和诸葛老大参考一下,也正当其时啊。

于是,我就从记忆中苦苦思索,拼命搜刮,看看后世有没有适合的“作业”给我抄一下,想来想去,发觉后世的种种政治言论颇多,但多是对各种政治制度的探讨,分析各种政治制度的优劣利弊,其中尤其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当时最强大的制度,以及对“专制的民主”和“民主的专制”两个当时最强大的国家,给予了最多的关心,也是最引人争论的。

但是对世家大族这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大半时间的事物,却鲜有人探讨,可能真的是习以为常以致无人问津吧。

思前想后,终于在脑海中翻到了这么一段内容,却不是什么正经的言论或者是什么政治学论坛的讨论贴,而是出自荆柯守教主的一本《人道天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