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章 米探(1 / 2)

加入书签

所谓的“腾龙探海”,乃是剧中提到的一个叫“龙清社”的社团,社团的老大就是手持这根“腾龙探海”作为信物,号令整个社团上下的,也就是俗称的“龙头棍”。

而“龙清社”,最早期是由一名叫“清龙”的人,纠集一群在码头上搬运物资的苦力,结成的一个保护自己免遭欺负及剥削的团体。

“龙清社”最主要的业务,就是帮粮商搬运米粮上下船,而为了保证自己搬运的米粮质量没有问题以免粮商不支付搬运费,“龙清社”的负责人“清龙”就会用一支米探(就是我现时手上的这种竹筒)插进米袋里面,让白米从米袋里面流出,约流出一只碗底左右的白米,就抽走米探,观看碗中白米成色如何,以判断运送的这批白米有没有问题。

因为那个年代的白米,可不是后世那种真空包装的白米,是会受潮、发霉,甚至生虫的,如果抽验的这袋白米没有问题的话,“清龙”还会再抽验三到五袋白米,以保证成批白米都没有问题。

而这道抽验白米的程序是如此重要,关乎社团中一众上下的温饱,所以“清龙”从不敢将此道程序假手于人,慢慢地,“清龙”手上的这支米探,就被社团上下赋予了不一样的意义,等若了“清龙”这个社团老大的存在。

年月变幻,随着“龙清社”的不断壮大,后人就将这支米探替换成一根用硬木制成的米探,并将这根米探雕刻成精美的龙形,还取了一个响当当的名称“腾龙探海”,成为了“龙清社”每一任老大的信物,只是其米探的功能还给予保留,以示不忘本。

而随着“龙清社”往岸上发展,经营范围逐渐增多,搬运米粮的业务就没有涉足了,社团中年轻一辈已经忘记了“腾龙探海”的原本功用,以为只是一件信物如此简单,只有社团中的元老一辈,才知道“腾龙探海”的原本面目,乃是维持社团上下温饱的一件重要工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