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一十六章 思维惯性的力量(1 / 2)

加入书签

水力锻锤的原理,就是将河水或江水向前流动的力变为从上往下的力,这都是大中华初中物理知识范围里面的了,不外乎就是杠杆和滑轮的组合。

当然了,说起来简单的要命,不过要我手把手搞一个这种东西出来就是直接要我的命了,还好,不论是诸葛老大还是黄月英师娘,都是古代的机关大师,对水碓这种民间已经存在的水力机械装置,应该并不陌生,复制过来绝对是分分钟的事情。

有了水碓,只要将其木造的锤头改为铁造的锤头,再将锤头后本来盛放稻谷的石臼变成铁砧,这样一来,本是用作舂米的水碓,就变成了用来锻造武器盔甲的水力锻锤了。

这是说起来简单,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一样,不过有些事情,一旦人们形成了惯性思维的话,那就真的可能永远都没有人会往其他地方想的。

就如同牛顿看到苹果掉在地上,从而思考出万有引力一样,看到苹果掉落地面这个现象的人有千千万万,不过从中想出万有引力这个理论的,就只有牛顿一个。

某些东西,一旦陷入思维惯性,就会被理所当然化,很难被人联想到其他地方的,水碓这件水力装置也是一样,本来就是农村里面因为青壮劳动力不足,只靠一些老人和妇孺无法进行舂米这种重体力劳作,所以才有人发明了水碓这种水力装置,让农村里面就算劳力不足也可以做到舂米这些劳作。

而水碓自发明以来,就算经过两个大佬的改进优化,一个是魏晋时期的杜预,将水碓改进成连机碓,就是一个水轮带动数个水碓,第二个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他还是一个杰出的的机械研究者,将水碓优化为水碓磨,就是一个大水轮同时驱动水碓与水磨的水力装置。

不过就算水碓历经牛人大佬多次改进,依然只是辅助农业生产的工具,从没有人将其用作其它用途,直到四百年后的唐代,才有人就水碓用作它途,主要是捣碎物品,如药物、香料、乃至矿石、竹篾纸浆等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