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三章 骑兵战术(1 / 2)

加入书签

听了诸葛老大的一番言论,我顿时明白到我们之前只是考虑到马镫这种装备的战斗属性,因此只关注这些装备对骑兵战斗力的增长有多少帮助,反而对马镫最基本的属性忽略了。

没错,马镫最基本的性能就是解放了骑兵的双腿,也避免了战马长期被骑兵夹住腹部而造成的伤害,正是有了马镫的存在,骑兵才真正能够奔袭千里而不失编制,如此才成为了兵家致胜不可或缺的战略兵种。

正是有了马镫和马掌等一系列骑兵装备,骑兵在后世战争中的地位才越来越高,就如宋辽两国争战中,由于大宋失去了养马地,导致在这场两国大战中,宋军总是缺乏骑兵这个战略兵种的参与。

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每次战斗,就算宋军打赢了,由于没有充足的骑兵去追击和拦截辽军,也自然不能对辽军造成多大杀伤,反之辽军一旦胜利,基本就是大挫或全歼宋军,如此下来,就造成了一个荒谬的结果,就是辽宋两国大战,其实宋国的胜率是七成以上的,但是宋国最后不得不向辽国屈服,缴纳岁币求和,留下了一个“弱宋”的称号。

一个兵种的缺失,就基本改变了两个国家争战的结果,所以一直到二战前,骑兵都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二战中,就算军队内都是大量装备热兵器了,但是不少国家的军队还是保留了骑兵的编制,因为骑兵在一些特定地形的战场上还是能发挥不俗的战斗力的。

具体的情况,看看《亮剑》中,李云龙用五挺机关枪从丁伟那里换来了孙德胜这个擅长骑兵战的军官,然后还砸锅卖铁组建了骑兵连这个作战单位,最后骑兵连也是覆灭于日军大量骑兵之手的这件事上,就可以知道就算在二战中,不少将军也是对骑兵这个传统强大兵种情有独钟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