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一十一章 三年(1 / 2)

加入书签

“弟子试言之,若有不妥之处,请老师指正。‘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策,乃是用于一方国力增长,一方国力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增长,如此方能得建大功。

如若双方国力同时增长,则此策便是空话。就以今日吾大汉和曹魏为例,若北伐前吾大汉国力为三,曹魏国力为十,此次北伐得胜,吾大汉国力应为五,曹魏国力当为八。

假设双方国力同时增长,为方便计算,吾以双方国力每年增长十分有一为计,则十年后,吾大汉国力应为十,曹魏国力便是十六。

再过十年,则二十年后,吾大汉国力计为二十,曹魏国力便是三十二,由此可见,开始吾大汉和曹魏相比,国力只是相差三,十年后则相差六,二十年后更是相差十二。

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双方国力之差距只会越来越大,逐渐由开始的尚有战而胜之之力,变为仅有一战之力,最后甚至变为战无可战,因实是毫无战胜之可能。

故以弟子愚见,吾大汉当于巩固雍凉之地后,尽快组建一支精锐骑兵,于三年内再次北伐中原,给予曹魏沉重一击,至不济亦要拖慢曹魏国力之增长。”

“幼常所见,与为师心中所想不谋而合,组建骑兵之事,为师已收到孟起心腹亲兵送来之信,既然孟起已经想通,并甘愿化名为马铁,那么凭借孟起当年在凉州的威望和人脉,相信从凉州羌族中征调三万骑兵并非难事。

只是羌族之骑兵,单人作战或许胜于曹魏之骑兵,然集团作战,与曹魏骑兵至多相持,或许还有点不如,恐难以在北伐中得建其功。”

“老师所言之事,弟子于得知孟起将军还健在之后,已经思考多时,如今已有点眉目,只待向老师禀明,征用军中工匠保密制造,待验证其效用后再行推广即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