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三章 因诗杀人(1 / 2)

加入书签

我不禁心中暗笑,这时代的尊卑观念还真是根深蒂固啊,不过想想也是难怪,毕竟厨子这个行当,在古代“三教九流”中都没有入内。

“三教九流”中无论“上九流”、“中九流”还是“下九流”里面,都没有单列出厨子这个职业,只能算是不入流或者算作“走卒”里面的一种。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算得上是众人皆知的厨师,杀子取肉以悦齐桓公的易牙算一个,为文惠君即魏惠王表演解牛绝技,然后被庄子记下来,名传千古的庖丁算半个。

因为按照《庄子》里面的记载,庖丁只是将牛肢解后分割妥当而已,并没有收拾和烹调牛肉的记录,严格来说庖丁只是做了屠夫的工作,并没有干厨师的工作。

而且按照庖丁的话来说,他是由于不知道杀了多少只牛,熟能生巧,才能达至如此“技进乎道”的境界,而他到达杀牛之技的巅峰,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然后不知道多少年后,技能就进化成规则,也就是“道”了。

以此推论,庖丁应该不是一个厨师了,因为身为一个厨师的话,三年期间能杀多少牛?所以个人还是比较倾向庖丁其实是一个屠夫,那样才能说得通吧。

只不过《庄子》里面称呼这个解牛之人为“庖丁”,所以后人也一直认为这个人是一个厨师,不然的话,个人还是觉得叫屠丁适合一点。

不过既然身为当事人的庄子,在这场宴会里面的说话,《庄子》是如此记载的,个人也只能勉强承认了,因此才有半个的说法。

由此可见,厨师在古代的地位确实是低,因此就难怪马兑对我招一个厨子进入书房这种重要地方有所疑问了。

不过我这样做自然有我的道理,于是我便对马兑说道:“吾自想出铁锅此物事后,便对一些食材之烹制有了新的想法,欲借此厨子之手验证一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