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章 季子挂剑(1 / 2)

加入书签

在太守府中,我顺利见到了赖厷,赖厷见到我,亦十分高兴,向我笑道:“前线捷报,已经快马往成都传去,吾得知关中已定,心中兴奋莫名,马参军,快快与吾详说长安一战之细节。”

闻得赖厷说法,我也不便推辞,便将魏延率先领兵攻入长安、夏侯楙投诚、夏侯楙带着魏延直入守军大营收服军中上下等事,逐一向赖厷细说。

只是在述说的过程中,我将自己在其中做的事统统一笔带过,没有多言,只刻意突出了魏延和夏侯楙在其中的作用。

赖厷听我慢慢说完后,却突然深深向我一拜,我当即大惊,顿时不知所措,不及多想连忙将赖厷扶起道:“赖令史何故如此大礼?”

赖厷再次向我一拜,然后方道:“丞相处早有军报到此,言及马参军谋划及主持之功,乃是此次得以收复长安之关键所在,如今听马参军亲自言说,却对己身之功毫无自夸之意,马参军之谦逊,实在令厷佩服万分。”

原来是为了这种事,我听赖厷说得如此郑重,便立即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非是谡谦逊,实在是此战之功,多赖文长和子林助力,谡只是言说数句,实在毫无自夸之理。”

赖厷随即正色说道:“马参军之谦逊实在太过矣,吾大汉立国之初,高祖便以萧何主持之功,评为开国功臣之首,更以张良谋划之功,厚赏其三万户。

是故吾大汉虽承秦法,而军功却绝非秦法一样只论斩首之功,冲锋陷阵之功虽重,然后方策划护持之功亦绝不轻。

马参军若再如此谦逊,不居其功,岂非‘子贡拒金’,欲置诸有功将士于何处?马参军不居功自夸自是好事,然一再推让,绝非利于吾大汉之事。”

我听了赖厷这样说,便明白了此间道理,不自己夸耀功绩当然是好事,甚至可以说是道德榜样,但如果连上司评定的功绩都不承认,那就跟子贡赎回国人却不拿国库之金一样,有点把道德无限拔高的意思了。

如果这种事传了出去,那么其他立功的人也会不好意思领收自己功劳应得的赏赐,而这样下去,久而久之,就不会有人去立功,那样的话,兴复汉室便只会变为空中楼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