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零三章 抓住痛脚(1 / 2)

加入书签

韩嘉彦和李彦二人心急如焚的等了数日才得到确切的消息,梁王要在明日召见他们。

两人为了尽快促成和谈在私底下进行一番沟通,他们觉得之前在朝堂上王黼和蔡京提出的以辽国旧时的三十万贯财物为岁贡怕是难以实现,在得到了官家的默许后他们将心理价位提高到五十万贯。

待到第二天,一大早大梁的鸿胪寺卿便来到馆驿之中对他们交待面见梁王的各种礼节。

其实大梁立国还不到一年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像这次接待大宋的使者就属于突发情况,闻焕章觉得不能丢了大梁的脸面这才上书谏言,劝梁王暂时启用辽国鸿胪寺的旧臣以旧时礼仪接见大宋使者。

杜昱倒无所谓,不过众位大臣都觉得有必要他也就从善如流,以皇帝的姿态处理此事。

韩嘉彦和李彦二人在一套繁琐检查程序之后才被带到金銮殿上面君,按照辽宋之间的澶渊之盟两国属于兄弟国家皇帝不分高下,现在大梁国取代了辽国,大梁的皇帝与辽国皇帝无异。是以他们采用的是标准的面君之礼。

虽说大梁的朝堂比较简陋无法与大宋朝堂相提并论,但二人可不敢因此小看坐在上面的杜昱,一举一动都小心心翼翼不敢有半分逾越。

大梁的朝堂是原来耶律淳的南院大王府改建而成,其实并不能算什么金銮殿,不过大梁刚刚立国不久甚至就连杜昱也没有称皇帝,一直在兴兵打仗因此兴建宫殿的事情也是遥遥无期。在规模上确实算不得什么宏大的宫殿。

建筑物没有的威严就要在人身上找,杜昱是现代时空身具金手指之人,起兵多年亲自带兵打仗的时候也不在少数,身上自然带着一些杀伐之气,比起赵佶那个艺术家皇帝是要阳刚伟岸得多。

韩嘉彦和李彦一番虚礼之后,被梁王赐座,他们这时才敢偷眼观察杜昱的相貌,觉得大梁皇帝相貌普通却气度非凡,威仪天下让人不敢直视。

略微定了定神,二人上前施礼声明是受大宋官家所托献上国书,请求与大梁国罢兵休战缔结和平盟约。

杜昱接过大宋的国书看了起来,他没有想到这份国书居然是赵佶亲自执笔,看着那苍劲有力锋芒毕现的瘦金体,他不由得嘴角上扬,字确实是好字锋芒露骨称得上千古一绝,只可惜上面的文字内容就与咄咄逼人的笔体正好相反。

赵佶的口气是又软又怂把姿态放得很低,似乎只要大梁撤兵,便是让他叫杜昱一声好哥哥也不在话下,是在有失中原大国的风骨。

想想也是,例数整个大宋朝有雄心壮志的皇帝连一手之数都数得过来,也不怪现代时空许多网友都调侃其为大怂、宋鼻涕。

明明创造了华夏历史上辉煌灿烂的文化巅峰,被人记得的却多是什么以文御武,花钱买和平之类负面的评论。

大略浏览一下赵佶亲手书写的议和国书,杜昱随后放在一边,然后说道:“赵官家想要议和,条件是什么说来听听。”

“大王,官家的意思是将原辽国的岁贡转到大梁国,并且愿意按照当初‘澶渊之盟’的协议与大梁国修成友好邻邦,从此两国止息兵戈永结兄弟之盟。”李彦说道。

“哦,澶渊之盟本王并不陌生,不过在前段时间本王还听过另一个协议,李卿且说说‘海上之盟’又是怎么一回事。”杜昱似笑非笑的看着李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