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三章 秦渠先行(1 / 2)

加入书签

经过少府公输立一番比较细致的讲解之后,大殿之中的一位位朝臣们对于这两座足可以说是影响秦国未来命运的水利工程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讲解完毕殿中群臣各自回到自己坐席之上安坐,与此同时一道问题却是摆在了大殿之中包括秦王嬴连在内的每一人几案之上。

秦渠?

抑或是都江堰?

这两座对于至关重要的水利工程究竟先修哪一座?

从心里的想法来说,殿中这些人恨不得这两座水利工程立马便能开工,不费多少时间便能修筑完成、投入使用。

可是在场每一个人心中都十分清楚,以秦国如今的国力要想在数年乃至十数年的时间之中修筑完成其中一座都有些困难,更不用说是让这两座足可以称之为大国工程的水利设施同时开工了。

所以面对如今这种两难的局面,大殿之中以秦王嬴连为首的秦国高层必须做一个抉择。

可是这个抉择又哪里有那么好做呢?

视线先是投注到面前勾勒着蜀中地理的地图之上,秦王嬴连就这么看了许久;随后又将视线放在了那一片曾经作为秦国国都的地域,他的眼神之中却是透露出了一分思考。

虽然心中之前对于先修这其中的哪一座已有腹稿,但是真正面对抉择之际秦王嬴连还是有些迟疑。

如此看了许久之后,秦王嬴连的视线缓缓移向了自己前方坐席之上的一位位秦国高层们,“诸卿皆是我大秦重臣,如今我大秦究竟有多少家底,想必诸卿心中也都有一个数。”

“寡人不想隐瞒诸卿,以我大秦如今的国力,要想同时修建这两座浩大工程根本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必须要从中挑选一个。”

“是秦渠,还是都江堰,诸卿不妨进言。”

秦王嬴连这一番几乎是开门见山的话语刚一说出口,在场的秦国朝臣们立刻开始了私下议论了起来。

在这些秦国朝臣之中有支持先行修建都江堰的,当然支持秦渠的人数也是不少的。

“启禀我王,嬴仁有奏。”

就在殿内群臣或以眼神或用话语交流着心中看法之时,坐于群臣坐席前列的蜀君嬴仁却是迅速站到了秦王嬴连的身前。

身为以蜀为封号的秦国封君,再加上他刚刚就已经表明愿意前往巴蜀督建都江堰,蜀君嬴仁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果然,面对着之后全场投注过来的视线,蜀君嬴仁面向秦王嬴连躬身一拜道:“启禀我王,嬴仁以为我大秦应该首先修建都江堰。”

“想必在场诸位都应该知道嬴仁曾经驻守巴蜀数年,也就是在这数年之中嬴仁也好好了解了一番治下的那片土地。”

“在此嬴仁想告诉诸位,巴蜀物产之丰饶,土地之肥沃不下关中、汉中,其土地拥有的潜力不可谓不巨大。”

“以前世人之所以将巴蜀之地看作是蛮荒之地,实在是因为那条岷江所导致的水患旱灾频发。”

在向秦王嬴连以及周围的那些秦国朝臣简单表述了巴蜀之地的巨大潜力之后,蜀君嬴仁的话语随即转向了修建都江堰的重要性之上。

稍稍停顿了片刻之后,大殿之中秦国朝臣的耳畔就再次出现了这位蜀君的声音,“诸位,若是我大秦能够完成这都江堰工程,那么原本水害频发的岷江将会变成巴蜀之地的助力。”

“到了那个时候不仅拥有都江堰的成都平原将会真正成为天府之国,我大秦更是在关中、汉中之外又拥有了一座重要粮仓。”

“诸位皆是我大秦重臣,其中利害想必诸位心中都已知晓。”

这番话语说完之后,蜀君嬴仁向着王座之上的秦王嬴连躬身一礼,将这个决定的权力重新交到了秦王嬴连的手中。

蜀君嬴仁心中十分清楚纵使都江堰拥有再多的好处,纵使自己说得是多么有理,没有秦王嬴连的同意,一切计划都只能是计划。

而就在蜀君嬴仁等待着王座之上的秦王嬴连的决定之际,位于群臣最前方的一人却是缓缓来到了大殿中央的过道之上。

“启禀我王,老臣以为都江堰是一定要修的,但并不是现在。”

作为秦王嬴连、武安君吴起领兵在外之时的主持朝政之人,作为与武安君吴起一同封君的秦国重臣,栎阳君甘龙在秦国朝野可谓是威望隆重。

此刻这位秦国栎阳君突然站出来说都江堰不适宜现在修建,这句话语自然是引起了在场所有秦国朝臣的注意。

当然,这些将目光投注到他身上的人之中,也包括刚刚提出应该尽快修建都江堰的蜀君嬴仁。

用着一种有些不解的眼神看着眼前的栎阳君甘龙,就听蜀君嬴仁轻声问道:“栎阳君何出此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