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九章学(2 / 2)

加入书签

他转头问了元同泽,听明白了来由后,也知道元仕进误会了,暖榻方便时间久了后的修补。

元达笙提醒元同泽不用和他祖父解释得太明白,元仕进夫妻心里面觉得安全温暖更加重要。他对元同泽意味深长道:“成家村的能人不少。”

元同泽这时候也想明白了,村里人当年热情帮着做活,又热情和他们提好的建议,原来就已经想过要把他们院子里的事情,全部都包下来做。

他很有些不好意思的和元达笙说:“小叔,我以前太不用心了。要是小叔在,只怕瞧一眼便能明白过来。”

元达笙笑瞧着他:“你别给我面上贴金了。只是我们外地人要在京城居住,许多的事情,还是要听一听当地人的话,比我们自个摸索着过日子要安稳许多。”

元达笙把事情交给元仕进后,心里面也盘算一下要用的银子,回去的路上,他说了说成家村人的好意。

戚善听了后,感叹道:“这心眼是用了一些,我觉得还不错,都是好意,为我们省了不少的麻烦。”

过年了,元达笙一家人去高家拜年了,他们只是高大人一房交好,到了高家的时候,问候高老大人夫妻后,也没有提出来要面见拜年的打算。

高大人夫妻接待了他们一家人,他们夫妻满脸欢喜神情,让儿子们出来见了元达笙一家人,这是两家友好往来的表示,

高夫人悄悄和戚善说:“我们家今年的事情出奇多,我去我娘家也只是吃了中餐,就赶紧回来了。他们父子会去你们家拜年,我们两人就年后见。”

戚善回家后,好奇问元达笙:“高老大人又升官了?”

元达笙笑着点了头:“他现在升官了,我们去高家拜年,反而不用直接面见他。我们只是和他儿子一家人交好,不表明我一定会站了什么方向。”

戚善有些不解的瞧着他,元达笙低声说:“高大人上面的兄长,他在家里面日子过得松散,只要不在外面闯祸,家里的大人对他要求都不会太高。”

元达笙其实在高老大人升了官后,立时明白高大人为何会从翰林院出去了。高大人去了礼部后,跟着上官行事,大部分的时候,比在翰林院过得还要松散了一些。

元达笙对仕途自然是有野心,但是他的盘算是走一条按部就班的路,提升的速度不会太快,但是每一步可以走得踏实。

翰林院是最容易出宰相的地方,元达笙的目标却没有那么的远大,他的目标是内阁学士,所以他要精进他的学问和功课,多看书,博览群书,多向有学问的人请教。

他现在不会把心思花在人情往来方面,他要好好的学习,把自身功力打造得扎实,这样有机会的时候,也不会给人一种空虚无物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