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四十章应付(2 / 2)

加入书签

元达笙正是如此,他心里面选择了将来要走的路。当然世事如棋,他能够走到那一步,还是要听上面的安排。

元同泽到了这个时候,更加不后悔支持元希珍读书的事情,只是他知道元希珍在读书方面,大约是没有小婶的通透。

元同泽和米子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如果不是出了一个小叔,只怕我这一代是无人会清醒的想事。下一辈,哪怕特别的聪明,也走不到现在小叔的高度。

因为我们都不会如祖父祖母愿意为儿子们的前程着想,哪怕知道孩子只要努力几年,就会有好的前程,我们心里面都会存疑。

我如果没有来京城,我不会受到大的震动,也不会支持真儿读书,更加不会支持珍儿进私塾跟人学习什么管家理事的。

我会认为读书太费银子了,而且读不出来,就白费了银子和人。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我知道读书可以让人能够清醒的看待自个和身边的人和事。”

米子懂元同泽的话,她在京城里住着的时候,瞧着小婶和邻居妇人们可以友好来往,她和祖母却接不上别人的话,她的心里面便明白了,她们不识字,所知道的就是家里面的事情。

外面的人,她们懂得事情多,她们不但知道家里面的事情,她们和人交谈的时候,还喜欢提及书上的事情。

戚善和她说过,这些夫人们只是借着学问想来打压她一番,只要她看的书多,她不认输,她们最后也会心服的。

戚善还和她说,这只是一些雕虫小技,有智慧的人,一般是不会用这一招来试探别人家的深浅。毕竟居家过日子,一日三餐,才是最实际的事情,别人都是虚的。

在城外居住后,元仕进最初觉得生活少了一些乐趣,过后,和村里的老人们走动起来,他才又觉得城外的日子,对他来说,才是真正欢喜的日子。

林氏和米子很有松了一口气的感觉,至少村里的人,大家说的是家里面的大小事,没有人来互相考究对方学问的深浅。

林氏和米子说:“你小婶一定喜欢我们现在的日子。她不用天天追着要看许多的书。”

米子不知道戚善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日子,她仿佛那一种日子,都能过得风生水起般的自在。

这个夜里,元同泽夫妻商量了元希珍的事情,米子也认可元同泽的说法,元希珍如果心里面不愿意,这门亲事不结比结了好。

元希珍在睡前已经想好了,她是真的觉得成朝西这个人朴实,或许在读书方面不怎么的出众,但是两人过日子,朴实的人好应付。元希珍不希望遇到一个回家来,会和她探讨学问的人。

(https://../76822_76822113/120682929.htl)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