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四十一章白(2 / 2)

加入书签

夫人们心有同感,特别是大家提及起来,才发现男人们事先是知情,她们却一个个不知情后,大家心里面一下子说不出的滋味,都觉得男人们太过小看她们了。

戚善在这之前,就和夫人们说过,她只要怀孕了,家里的公公婆婆就会来京城,自家住的小院子,就有些不够住,也许会换租一处大的院子。

现在她听夫人们提及自家人口多,要换院子的时候,她当下也只是提醒道:“我家老爷和我说了,他租院子的时候,官牙大人是和他透了底细的。

他认为距离比较远,而且这条巷子住的都是好人家,这才起了心租下来。我和大家认识后,也觉得租这里最好的地方,就是认识了你们这么好的人。”

夫人们听懂戚善话里的意思,她们感叹道:“其实元大人说得对,我们距离那一处是有些远,家里面不添人口,住在这里挺舒服的。”

元达笙放假的时候,只要戚其才有空,就会一起在城里走一走,现在喜儿知道一些事情后,他也会抱着儿子在近处走动。

过年后,元达笙把戚善怀孕的好消息,告知了两边的家人,他还特意和元仕进夫妻交待了,家里请了两个下人,他们夫妻安排好来京城的时间,再让元同泽写信告知他。

戚家这边收到戚善怀孕的消息,自然是非常的高兴,戚维肆和孙三花都松了一口气,只要戚善生的孩子多,将来元达笙就是变了心,戚善也能坐稳嫡妻的位置。

孙三花把这个想法说给钱氏听,钱氏满脸惊讶神情瞧着她,又想到四弟妹难得的有这样一份慈母心,便笑着和她解释了一些事情。

“四弟妹,官场的大人们特别注重名声,我们家善善一直是稳当的人,她又有姑爷的长子,她在元家已经站稳了脚步。

她如今再有孩子,自然是好事,这表明他们夫妻关系融洽,才儿在姐姐家中住着,我们当长辈的也能安心。”

孙三花这个时候记起还有一个儿子在京城读书的事情,略有些不好意思说:“才儿在京城用心读书,有姑爷和善善在,我和他爹很放心的。”

钱氏对这个妯娌也是相当的服气,他们夫妻好象是真的为戚家生儿育女一样,只管生,对儿女采取的放养方式。

年前,戚其德的亲事定了下来,县城官学张夫子喜欢戚其德憨厚的品性,也认同戚家的家风,恰巧他家的小女儿年纪相当,这一会也不想挑拣下去,经官媒牵线后,两家顺利定下亲事。

婚期就定在阳春三月,戚其德婚事确定后,戚家长辈们都松了一口气,戚维肆这一房儿女都有出息,偏偏亲事上面,总没有那么的顺畅。

早两三年,戚家已经盘算着戚其德的亲事,戚家和戚其德对女方要求不高,偏偏一直高不成低不就,直到这一次官媒来寻问的时候,大家也还以为大约是风声大,过后又无消息。

戚其德在他们嫡亲兄弟里面,算是最不会读书的人,他好不容易中了秀才后,就和家里人说得明白,他再往上考,也只是白浪费家里面的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