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本草纲目(1 / 2)

加入书签

话说回来了,节目组这边也是比较平衡的。上一次韩升抽到了情绪的题,这一次则抽到了地点相关的题,并且从节目组还特别鸡贼:

单日嘉宾抽到的地点题目...

地点很大。

深圳。

当时他看对方拿到这个题,就有一种梦回第一季的感觉,偏偏这还真的就是规则之内的:也没说就必须是个小地方啊。

好家伙,这安排的。

经历了第一次录制要求的必须比较正能量的开头之后,吴丹这算是火力全开的整活——其实也不算意外了,他知道吴丹肯定会整一个回忆杀。

无论是在哪里,肯定是会把它加进来的。

多好的热度啊。

结果韩升节目录制前,拿到自己相关的大致的安排时,一直没有看到相应的内容,还在想去哪了呢?不可能真的就没有吧。

搞半天,在这边整这一套。

而到韩升的时候,节目组又让他再抽一道题:

“当然要再抽啦,免得粉丝们在网上各种对比啊!”

“...”韩升顿时黑线。

行吧,这戏剧冲突够强,他也就配合着做出惊讶和无奈的表情,逗得现在那些不知道内情的工作人员都忍不住嘴角露出笑意。

剧本的意义就在于此。

让可能本来平淡的环节多一些乐趣,但是也不用太巧合,像现在,就是节目组整活罢了。

他也就点头,抽出了自己题目:

深圳湾公园。

这个题目其实能写的还比较多,能写鱼,能写植物,能写海滩,能写散步,甚至直接就用公园这个题目来写,都很可以。

“好,这个题目,我是有想法的。”

韩升抽到题目后,也就不再表演什么“心慌”“意外”的戏码,毕竟剧本这东西过犹不及。

所以他继续道:“其实整个深圳湾公园里,留给我印象最深,也和我们任务相关的是两个。弹涂鱼,和寻找植物。”

“我虽然这两个都没做,但是我们刚才休息的时候看回放,看到了汪苏龙找植物的片段。”

节目组按照时间顺序播放的话,其实很容易观众就完整看到了他寻找的过程。

其实也是有相关专家陪着的。

汪苏龙也很懂综艺,并不是完全急于寻找,而是在路上时不时就按照节目组安排的问几句,这是什么植物,那是什么植物,算是给大家科普。

那个专家也就各种介绍。

比如开大红花的朱瑾,为美丽的观赏花木,花大色艳,花期长,除红色外,还有粉红、橙黄、黄、粉边红心及白色等不同品种,并且除了观赏价值...

根、叶、花均可入药,

有清热利水、解毒消肿之功效。

“老实讲,如果不是为了比赛尽量缩短时间的话,我可能会去做这个任务,这里面我最感兴趣的肯定是各色植物了。”

韩升顿了顿:“尤其是那些能用作药材的,因为我的新剧《仙剑奇侠传3》的主角们的名字,基本上就是药材的名字,都很美,所以我也好奇它们现实中长什么样。”

“总之,虽然今天没做这个任务,顺着这个吧,我其实今天的歌曲就出来了,

名字就叫,《本草纲目》。”

“然后这是一首,很有趣的说唱歌曲。”

...

其实当初吴丹把剧本寄给韩升之后,收回来的本子上,看到这个歌曲名字就愣住了。脑子里先想是我想的那本书吧?又赶紧给韩升打了个电话,结果人家还真就点头。

这就其实是有些蛋疼的。

因为如今的网络环境不比当年,你要用这种传承名作来做自己的歌名...

很多人都会有各种意见。

碰瓷名著啦,歌曲内涵不够配得上啦,过于娱乐化啦...

总之就俩字,不行。

不过呢,韩升或许真的是个例外。他当时信心满满的,就给吴丹说:“没问题的,差不多都能贴和上,到时候你多安排专家介绍它们的药用功能就好了。这歌不仅贴这个题,其实也算是贴深圳...”

好吧,吴丹也只能选择无脑相信韩升。

结果到了今天,韩升果然说出来这个名字的时候,不少人为之一愣。

再听到说唱的时候,就更是发呆了:

这俩完全挨不着吧。

这种东西大家最多想的就是科普向的,温柔地唱出来,或许还会带点古风啥的。结果人家说是说唱,再回想刚才那首歌的说唱...

想想就心塞。

不会是为了新剧《仙剑3》的宣传,强行来唱吧?

录制现场,一切已经开始准备了。

这次和上午在公园的那个演唱,就已经算是截然不同的配置了。不但现场乐队阵容相当豪华,各方面灯光也是都有设计和调试:

“那个麦,可以左边一点,不然就和灯光撞上了。”

“光也不要太亮。”

“对,到时候乐手这边的音响也别出问题。”

这架势,搞得现场的观众一愣一愣的:上午的时候,在深圳湾公园一起听韩升唱歌,就觉得很随意很轻快,到现在脑子里都能回想起来怎么唱。

现在却觉得,似乎是首大歌。

“不会真的是那种说唱吧?”

“哪种?”

“各种‘有钱’‘有女人’‘有名望’的那种。”

说这话的人,一看就是上午没有围过来听的那几个人。

旁边的人正要纠正,忽然他们像是想到了什么,开始就有点犹豫了:韩升的说唱,是什么样的呢?是上午那种都不太押韵,主要是升华主题表达更多的东西的么?

还是其实他也可以用一段比较流畅的主流说唱,各种炫酷,然后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很难讲。

似乎两种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好像没有第三种选择...吗?

那,就给个第三种选择。

“登登...等登...登等...等等...”

没等众人多想,灯光就暗下来。一阵电子合成的音效从黑夜中传出,瞬间入侵人们的耳朵:

合成贝斯演奏的loop,再引入传统中国乐器,笛子和箫,高频低频在瞬间就填满,饱满空间感来袭,并且笛箫声穿梭其中,显得分外动人。

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是...”

台下观众很多,好巧不巧,还真有那么两个专业的乐评人,一下子就听出差别:“妙啊!”

营造空间感就已经不容易,但更妙的是,通过贝斯这种西方乐器,配合笛箫这种中式乐器,有一点不是那么完全贴合,有一点缝隙感。

所以很多人写曲子的时候,就很苦恼,怎么把两者融为一体?

韩升的答案是:

不用。

正是因为两者不能完全贴合,才能让贝斯做低,让笛箫的乐声穿梭起来,而不是混作一团。

紧接着,正常鼓点和电子鼓点的加入,强化了节奏,又叠加了一把的贝斯,再增强一遍低频,再叠一段副歌的合成乐器旋律。

这效果看得人直愣神,但很快韩升就已经开始演唱:

“如果华佗再世,崇洋都被医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