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章 新的战场(一)(1 / 2)

加入书签

再说雷云这边,在送曹缨母子北上之后,雷云即迁任原襄平太守裴信为冀州刺史、崔琰为冀州长史,并令晏明、贾诩领军留驻冀州以安定河北局势……

接下来,他亲自率领龙武卫、虎师第三师群、鹰师第三、第五、第六师群共计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地离开了冀州!

正如徐庶所说,此番匈奴犯境虽然是一场飞来横祸,但对他来说又何尝不是一个西进的绝佳机会……

事实上,对于匈奴这个民族,雷云可说得上是十分清楚,这个民族与自秦朝以来历朝历代的政权均颇有渊源……

在中国的古籍中,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于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公元前215年,其被秦将蒙恬逐出黄河河套地区以及河西走廊地区,而后秦始皇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犯。

西汉前期,匈奴逐渐强大起来,屡次进犯边境,对刚刚建立不久的西汉政权造成了强大的威胁,并控制住广大的西域地区……

自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起,汉武帝开始先后三次派兵大举进攻匈奴,迫使匈奴王庭远迁漠北,基本解决了自汉初以来匈奴对中原的威胁,整个匈奴也由此分裂为五部。然而,到了西汉后期,汉朝改变了对匈奴的策略,由原来的兵戎相见改为了和亲,匈奴人重新回到漠南,双方约定以长城为界……

东汉初年,匈奴内部为争王位而发生混乱,匈奴贵族之间相互残杀,其中的匈奴日逐王率部归顺了东汉王朝,匈奴再次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

至东汉中晚期,南匈奴势力大增,因部族成分复杂,难以驾驭控制,因而造成内部不稳,多次入寇东汉边境杀官掠民,又常与鲜卑多次联兵深入内地袭掠……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南匈奴发生内讧,此时正值黄巾起义,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各地割据势力并起,汉朝无暇顾及匈奴,于是南匈奴的一部参加了农民军的“打土豪”活动。同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在休屠各部的率领下反叛其单于羌渠进犯并州,并州大乱!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正月,休屠各部入寇西河,攻杀西河郡守邢纪,而后又于三月攻杀并州刺史张懿,会合了南匈奴左部,单于羌渠也在此后的政变中被杀……

羌渠死后,须卜骨都侯继任南匈奴单于之位,但继位不足一年便在叛乱被杀身亡。

须卜骨都侯死后,汉庭却一直把单于之位悬空,只是令南匈奴中的年老氏族首领暂且管理部族。羌渠之子於夫罗(又称于扶罗,羌渠之子)虽然在名义上继任了单于之位,但是却一直留在汉地……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於夫罗死去,其弟呼厨泉继承单于之位,其也是历史上南匈奴的最后一位单于。

这一次引兵进犯并州的罪魁祸首正是前任单于於夫罗之子、现任单于呼厨泉的亲侄子刘豹!

在并州城的东郊,雷云终于又见到了阔别多日的裴行。

由于军情紧急,他也没有与裴行多叙,当即带著众人直奔并州署衙而去……

众人聚齐之后,雷云微微朝堂下望了望,但是看来看去也没发现田丰的身影……

此情此景,他的心头不禁浮起一抹无奈。

不用想也知道,田丰这一回肯定是生气了,而后怒气似乎还不小……

稍敛思绪之后,雷云即在堂上缓缓落座,而后开口道:“多余的话也不说了,且先说一说军情罢……此番匈奴犯境,杀我士卒,掠我子民,着实欺我太甚!我意已决,择日发兵灭之!”

“主公英明……”

堂下众人闻言当即躬身揖了一礼。

“国让……详细情形便由你这个新任刺史来说一说罢。”众人礼毕,雷云望了一眼右侧居首的田豫,淡淡地道。

闻得雷云之言,田豫当即站了出来,略略躬身道:“主公……此番进犯我边镇的人马主要为匈奴左贤王刘豹所部的骑兵,除此之外还有并州西面的两个羌族部落,合计共四万余人……此外,属下已经查明,此番遭到袭掠的村镇共计二十七个;其中河西郡十八个,太原郡九个;两千四百一十四名将士被杀,一千九百五十一人负伤,另有数千名百姓惨遭杀害,两万余名百姓被掳走……”

“……”

听了田豫的一番话,雷云顿时陷入了沉默之中。

尽管此事之前他已大致知晓,但是此刻再闻之下心中依然十分的恼火!

在东汉的十四个州之中,并州算得上是最荒僻、也是人口最为稀少的一个,其辖下六个郡的人口加在一起也不过区区几十万罢了。而今不但一下子死伤了四千余名将士,更有近三万并州百姓被杀死或掳走,如此他又岂能不怒?

若非前番他将裴行麾下的精锐骑兵全部抽走,匈奴和羌族的骑兵岂敢如此肆意妄为?

少时,他缓缓地从位子上站了起来,神色淡然地道:“小小的戎狄竟敢如此猖狂,这还真是有些出乎意料……此仇不报,我雷云誓不为人……”

此时,任谁都能感觉到他那副平静的外表下压抑的怒火!

“主公!你下令罢……不将那帮宵小斩尽杀绝,末将绝不回见主公!”

“主公……末将请命征讨羌胡!”

“末将请为先锋!”

雷云的话一落,蹋顿、田涣等将纷纷争相请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