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章 辽东裴家(二)(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一早,几人便共同出发前往裴家山庄。

漫长的行途中,雷云几人对裴家的情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裴家是一个隐世的大家族,祖上曾在朝中做过高官,诗书传家,而今则以经商为主,在辽东的根基非常深厚。因此,裴家山庄远在青阳城北部的山脉之中,位置十分偏远。

一路上,雷云、裴信、晏明和裴宣四人谈天说地,评古论今,相谈极为投机;倪彩衣与晏母则在一旁窃窃私语,淡漠的容颜上偶尔掠过一丝笑意,令在场的四人惊为天人。

越向深山进发,沿途的路径便越发艰塞难行;最后几人也不得不弃车换马,颠簸慢行。

这一带原本就是在群山之中,极其隐秘,因此平日里鲜有人迹,再加上此地特殊的气候,故而生长着许多的珍贵的花木。它们有人参、雪茸草、紫绛草、龙涎、柠檬香、灵芝……另外还有雪松、银杏、白木、珍珠杉、白桐、茉香树等等;这些珍稀的植被露光浮动,灵气氤氲,充满了自然清新的气息。

雷云不断欣赏著四周的景色,心中感到新奇不已。

要知道,在他所处的时代,这些植物已经急剧锐减或者永远消失了;而这里却是随处可见,多如寻常草芥,实在令人振奋不已。

如此前行了四五个时辰,几人终于在黄昏时分抵达了山庄。

裴家山庄位于一条清幽的山谷之中,谷中薄雾缭绕,郁郁葱葱,在远处就看到其间耸立着不少参天古木;谷口不算很开阔,不过四五丈宽而已,两旁的谷壁十分陡峭,其上也生长著许多高大的树木,让这里显得生机盎然。

“真是一片安宁的净土啊……”雷云望著前方青碧翠绿的山谷,心中感慨不已。

也许是事先接到消息,当几人来到谷口之时,这里已经站满了很多人。

其中,为首的是一位白面长须的中年男子,他的样貌装束同裴信颇为相似,但是较之却更添了几分沉稳之色,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此人的才智绝非常人可比。

中年人旁边伫立著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此人皮肤黝黑,双目黑白分明;虽然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但是无形中却散出崇山峻岭般的压迫感。

总的来说,他就像一把没出鞘的宝剑,虽然藏住了寒光逼人的辉芒,却挡不住萧瑟的肃杀之意。

二人身后还有两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少年,此二人英姿勃发,气宇轩昂,全身丝毫没有半点浮华骄横的气息,这在世家贵胄的子弟中是极其难能可贵的。

“好一个辽东裴家!好一个藏龙卧虎之地!”微微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几人,雷云心中暗暗赞叹道。

心念连转,他心中很快便有了计较。

“如此便叨扰贤主人了。”

“哪里,哪里……请。”

……

繁琐的寒暄后,雷云微微松了一口气,跟随裴仁进入山谷之中。

谷中草木旺盛,鲜花遍地,处处皆是一派祥和、平静景象;一条清亮透彻的小溪在草木间蜿蜒流淌著,不断发出悦耳的声响……

步行了大约一刻钟,山谷豁然开朗。幽谷深深,流泉飞瀑,云烟缭绕,阵阵清新的气息子林荫中飘然而出,沁人心脾;小路的两边被各种不知名的野花点缀,红的似血,粉的似霞,黄的似沙……未经人工的修整却浑然天成,与其它景致共同营造成眼前这片人间仙境。

“乱世之中,能在如此仙灵福地隐居,倒也不失为一种幸福啊!”望著眼前鸟语花香的山谷,雷云暗暗感叹道。

并行的裴信看了一眼日有所思的雷云,笑道:“念之,你看此间景致若何?”

“妙极!”雷云收回目光,笑道:“此地山川似锦,景致秀丽壮观,真如陶渊明先生文中所述一般,乃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世外桃源。”

“陶渊明……世外桃源……”裴信轻声念了一遍,垂首沉思了片刻,方道:“敢问先生,这陶渊明是何人?‘世外桃源’是又为何意?”

雷云闻言,心中顿时暗暗一惊,这才想起陶渊明是三国之后的晋代人;“世外桃源”一词乃出自其所作之名章——《桃花源记》,用以比喻世人所追求的理想中的乐土,或静谧安乐,无尘世纷争的地方。如今晋朝尚未建立,又何来如此一说?

不过既然裴信此刻问及,他只得如实作答,并将其出处原文一并诵出,以供众人鉴赏。

众人听罢,皆连连赞赏雷云博学多闻,直将他弄得心中直道惭愧,汗颜不已。

谈笑间,一片葱郁古老的密林渐渐出现在众人面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