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二章 朝会(1 / 2)

加入书签

冬去春来,今已是政和四年。

时隔数月之久,皇帝赵佶终于舍得走出温柔乡,放下怀中的李师师,召开了新的一年,第一次朝会。

紫宸殿。

皇帝赵佶,落于主座,等候官员们的朝见。

以太师蔡京为首的一众文武百官,逐一进殿。

山呼群臣见礼后,才开始议事。

各地方传入京的奏章,经过挑选后,先是呈到皇帝案前。

不错,中原各地,风调雨顺,民生日盛百姓安居乐业,奏章上无不是对他这位皇帝的歌功颂德。

随意扫了两眼,皇帝赵佶嘴角挂着笑意,心情极为不错。

“那就依诸卿的意思办吧。”

赵佶放下手中的奏章,应付道。

这些奏章呈上来,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臣子们早就商议出该如何决断,他只需要点头或者摇头就行了。

赵佶朝一侧的宦官示意了个眼神,就打算散了朝会,不想再在继续在这里耽误时间。

不过,还未待这位宦官出声宣布,突然就有一人站了出来。

此人名为宿元景,也是赵佶一众心腹官员之一,官拜殿前太尉,长相俊俏。

见此人站出来,殿内的蔡京派系官员,以及高俅派系的官员,都纷纷侧目,眼皮跳了好几下。

包括缩在一角的河间王赵临,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宿元景朝赵佶拱手拜伏道:“陛下,臣有事要奏。”

“哦?”赵佶饶有兴致地看了他一眼,道:“卿所要奏何事?”

宿元景组织了下语言,才继续说道:“陛下难道不知,中原各地已经四处乱起,贼寇肆虐,民生凋零,该如何治理,还请陛下慎重主持群臣做出决策。”

“甚至,在不久前,连河间府都被贼寇占了去,乃至整个沧州都脱离了朝廷的掌控。若不加以妥善治理,社稷之祸恐会不远矣。”

宿元景直言不讳道。

赵佶这下傻眼了,这可跟奏章上说的不一样啊?

看来,是有故意拦下这些事,欲要欺瞒于他。

赵佶一言不发,继续听宿元景讲下去,他的脸色也越发阴沉。

事情都已经这么大了,不说其他的,就单单说河间府落入贼寇之手这事。

他竟然一点都不知!

河间府都能失守,北境门户大开,东京岂不是也危矣?

“蔡京,此事你作何解释?”赵佶当即大怒拍案:“你数次见朕,为何不曾提过此事?”

他很想当场砍了蔡京,这很明显就是故意欺瞒。

但蔡京在朝中位列三公,即使他是皇帝,都轻易动不得蔡京。

“陛下,臣惶恐。”蔡京低下头,却一点不见有惶恐的样子,继续道:“此事太过于重大,臣等是为了不让陛下忧心,本想商议出结果,再禀报陛下……”

蔡京说完后,文武百官皆是一言不发。

蔡京动不得,赵佶只好把矛头对向其他人。

瞧百官的脸色,看来此事已是群臣尽知,唯独他自己被瞒在鼓里。

当他看向高俅,高俅急忙开声道:“陛下,此事您得问问河间王。”

高俅把皮球踢走。

非是他们故意要隐瞒,是陛下您自己不上朝,平日里又不怎么让臣子们面见。

只有蔡京才能见到您,就算臣等想跟你说,也没办法说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