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章 国粹第十八天(1 / 2)

加入书签

店员万万没想,一个小女孩轻易做了她做不的事情。

一夜成名,这是少女明星都想的事情啊。可惜不是谁都有这种命的,有些人,命要么缺点力,要么缺点运气。而眼前的小女孩,像什么都不缺。

难怪身段那样看,穿起衣服来,比她的模特图片还看。

这简直是活生生的衣架了!

一个红的花旦,这么喜欢她家的衣服,说明她家的衣服,对方眼光高啊。

要不是因为不熟,现在真想请沈声默他店的模特,帮他宣传宣传。

这种事情,也只想想罢,万万不真做出来的。只是所有人看向沈声默的眼了一抹狂热的喜悦,还有丝丝被震得回不过神的震惊。

沈声默把店员的表情尽收眼底,知道她想起己了。

她笑了笑,接过包装的袋,对店员说:“了,谢谢姐姐,欢迎你有空来听我唱戏。”

说完,也不管其他人的反应,便十分欢快拎着袋离开。

花钱的滋味真美妙。

除了衣,还有食,沈声默还得再买点吃的回去。

一是充今天晚上的晚餐,二是贿赂沈槐的胃,免得被他唠叨。

如今的沈声默早『摸』索出一套对付他的办法,然是早有准备的。

在购物中心旁边的步行街逛了逛,给沈槐买了点小食,沈声默回去了。

低头一看手表,傍晚四点半。

嗯,不错,时间正。

这手表也正。

果然该花的钱一分都不省的。

-

回家中,沈声默果不其然又被唠叨了一顿,沈槐说她败家,存不住钱,钱袋有窟窿,少都存不住,快气死他了。

沈声默笑嘻嘻拿出准备的美食,沈槐果然被堵住了嘴,不再说她。

然,也可是累了。

近日来,沈槐早出晚归,基本没有休息的时候。

沈声默要保养爱惜己的嗓,不天天登台唱,但沈槐却是不用的。

他像疯了一样的工作,仿佛要榨取出最后一点仅剩的价值,在己职业生涯的最后时光中,继续发光发热,为热爱的戏曲做最后的努力。

沈声默很担心他。

“爸爸,你要不要金伯伯请假一段时间啊?”沈声默托着腮问他,“别的工人还有双休呢,你现在,一天都没休息过,身怎么受得了?”

这句话一出,成功让沈槐沉默。不仅转移了话题,还给沈槐制造了困扰,让他开始深思。

半晌后,沈槐摇摇头:“不行,这个时候,戏堂离不开我。我要是请假了,那戏堂像一盘散沙,都没法唱戏。”

啧,如果是在现代,爸爸一定是资本家最爱的奋斗『逼』,主动加班不要钱的内卷之王。

沈槐继续道:“再者说了,我要养家糊口,怎么撂下担不干呢?你年纪还小,我得趁着己还劳动,赚点。”

人生在世,要『操』心的事情可了,哪想休息休息的?

沈槐过惯了苦日,风光的时候没过上几天,要让他安逸的享受人生,他打从心难受。

况且现在的日对他来说,累是累了点,但远没有干农活累。

干农活是体力活,沈槐跟不上也只咬牙硬熬,现在是他钟爱的事业,身体累了心也甜。

再加上,沈槐为了唱戏付出的努力辛苦,是沈声默没看过的,所以这一点点难处对沈槐来说,足以忍受。

小时候,沈槐跟随小伙伴进戏班学戏。时学戏也没什么体系,老师傅也全是靠己的经验在教。教不,那一定是学生的错而不是老师的错,所以一直以来都很信奉棍棒教育。

棍棒教育,是打。

学不打,唱不饿肚。

怎么让人长记怎么来。

但凡在戏班出头的孩,哪怕只是跑个龙套而已,也都是挨了不知道少打练出来的。

相比起来,现在的日可幸福了。

沈槐忽然重重叹口气,说起金从善那个戏堂的人,眉心紧锁。

他说:“现在的孩吃不了苦,骂几句,说几声受不了。要是放在我那时候,老师傅给你把手心打烂!”

沈声默:“……”

她觉得,她从小大没挨过一次打,幸福哦。

原来不是沈槐没有打孩的传统,而是他忍住了。

“一味打是不行的。不如鼓励鼓励他。”

“一群棒槌也思要鼓励?榆木脑袋都开窍了,他都不开窍。”

沈声默心底为她的小伙伴默哀几秒钟,劝不动也不劝了。

教育是永恒的难题,不管是学戏还是学习,足够很老师头秃了。沈声默一个门外汉,不敢说话。

她把话题扯回来:“那你底请不请假嘛?要是请,我打电话给金伯伯说一声。”

“不请,我要养家糊口!”

“还养家糊口呢,一个月的工资都没我一场戏的分红。”沈声默小声嘀咕。

沈槐一听,本来想炸的,但不知道想起什么,又平静下来,问道:“你分红的钱是,可是钱呢?有存起来吧?”

沈声默:“……”

她恨己这张该死的嘴!端端提这一茬干什么?

沈声默支支吾吾,找个借口溜了,暗道险,差点被抓住了。

回己的卧室,沈声默躺在床上,想起沈槐的情况,她哀哀叹了一口气。

受限于年代设备,如今的沈声默无法通过网络大肆收割数值,这让她的路程变得格外艰难,这对她来说也是个大灾难。不过沈声默却从不气馁,从不言败,因为她知道在未来,还有大的机会等着她。

时代是一直在往前进步的,不管是科技,还是精神。

可沈槐,则不像沈声默这么乐观。

沈声默大概知道,他为什么疯了一样的呆在戏堂,一天也不肯歇息。

因为对沈槐来说,这可是他人生最后戏曲挂钩的舞台。他想要在这个舞台上发挥余热,哪怕再也不登台,只做个幕后的人,他也无怨无悔。

傻爸爸,怕什么呢。

未来的路不会比现在难走,虽然现在戏曲没落,文艺式微,但那是环境所致。而这一段艰难的岁月终究会过去,然后迎来一段全新的征程。

人只有在吃饱了的时候,才会去想那些有的没的。

在国强富足的时候,会诞生出一片艺术的温床。

而在这一切来临之前,着不必过早的透支己,结束己的职业寿命,否则有没有命活那时候还得两说。

只是现在,沈声默拿不出什么有力的证据说词来说服沈槐,也只先忍着,等着日后再说。

-

转眼一年过去。

沈声默来香江已经一年,在这一年,她在金从善的戏班登台唱戏,逐渐逐渐聚起一波己的粉丝。名气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红。

如今,在香江的人,但凡是经常在娱乐场混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沈声默的。

电影院的女明星红,可在某种程度上,沈声默比电影院的女明星还红。

因为不同的女明星有千千万万个,有不同的代餐美人,彼此分去流量。而沈声默,则独此一份。

在这,她是最红的角儿,是香江最有名气的旦角。

只要是她唱的戏,戏票必定一扫而空,坐票站票,全部售空,一旦去得晚了,没有机会了。

有道是英雄出少年,成名要趁早。

沈声默成名早,名气还大,风头一时无两。

因为年纪小,哪怕出现一些小瑕疵,粉丝也都会给予包容,给她成长的机会,尽情呵护她,而不是苛责怒骂。

在这样的环境下,沈声默的成长路途特别的顺利,难得的是氛围还特别。

都说红气养人,过了这一年,沈声默眉眼长开了,更看了,脸庞脱去几分稚气之『色』,更显『露』出少女的清秀感来。挺立秀气的鼻梁有股清冷之气,让她有种淡淡的疏离感。

少年成名的人,身上难免狂傲,她却一直都很内敛低调。过早降临在她身上的名气并没有成为她的困扰,让她很的处了。

只是,看上去花团锦簇的沈声默也有她头疼的事情。

她今年十四岁,在其他人看来,人生刚刚走上正轨,还没真正开始。可是对沈声默来说,每看那爬得像乌龟一样的粉丝值一动不动,比王八还王八的时候,她觉得己的人生路已经走了尽头。

是的,她不过十四岁而已,却已经感觉己的事业了瓶颈。

沈声默今天休息,不上场。她坐在窗前,沐浴着午后温暖的阳光,同时脑高速的运转着,在思考工作上的事情。

与此同时,她也打开了系统面板,看一眼己的任务进度。

【第十八天:晴

直播间状态:无法开启(待开启)

粉丝值:3102000/100000000】

【本位面进度:102000/3010000】

时至今日,一年的时间,她赚下来十万的粉丝值。

看上去虽然可喜可贺,可是只有继续算一算知道,她要想赚三百万粉丝值,按照现在的进度,还要二十年。

可是二十年后,她年纪也大了,身体机跟不上了,必然不维持现在这种频率的演出,然也赚不了不粉丝值。

所以,找一个更加快速积累粉丝值的办法,变得迫在眉睫。

沈声默可不想己年纪大了之后,还天天这么辛苦。

只是她火烧眉『毛』也没有用,在系统面板上,直播间状态那栏,依旧是无法开启。虽然后面了一个待开启,可是沈声默知道,以现在的时间线来看,要等有网络出现,可以开启直播间,那将是一段十分漫长的过程。

等待是最无用的事情,还不如想想怎么解决眼下的问题比较。

直播间依托于网络而存在,失去了网络之后,沈声默如同车没了汽油,浑身不得劲儿。

如今在戏曲的圈,算是让她走头了,再没有一个后辈了她争一个高下。在最初的,名声大噪之后,如今已经趋于平稳,因为人数是固定的,圈也是固定的。

戏『迷』认可了她,喜欢她,这固然欣喜,但是这也味着,在可的范围内,沈声默已经尽可收割了数值,之后将进入寸步难行的境地,过了边际效应之后,很可很难很难才涨一点。

现在一年涨十万,按照现在的推测,后面一年可五六万,七八万,这都是有可的。

圈这么大,看戏的人这么。是沈声默经常上报,经常被采访,但来看她戏的人该来的早来了。不会来的,她上再的报纸也不会来。

因为圈小众有门槛,要想打破瓶颈,必然难上加难。

沈声默这几天一直在思考这个事情,同时也在思考戏曲大众化的事情。

思来想去,得出的结是,很难。

沈声默也不是瞎想得出的结,而是有事,有依据得出的结果。

首先,从的角度来说。

一样事物,要想普及,要想大众化,首先必须得满足一个条件,那是降低门槛,无门槛,做老少咸宜,让人解上手,一点难度都没有。

只要这样,才是它发展立足的温床。

这个前提一旦没有,那么不管想怎么搞,都很难。

戏曲不满足这个条件。

培养一个旦角,要么废功夫,这不说了,不练上个十年八年都上不了台。

除此之外,对于戏曲演员本身要求也很高,还要考验团队的配合默契程度。

如果一出戏只有主角打,看,那叫独角戏。独角戏那然是没什么看的,观众要看的是大戏,这边要求其他的龙套演员也不拉胯。

至少,也要有几分本事才上场唱戏。

这一点劝退了很学戏的人。

加上戏曲的唱本,一般都是才佳人的故事,帝王将相的故事,不接地气,不接生活。咿咿呀呀的唱词也不够大白话,远没有电影来得贴近生活,所以这又一次提高了观众解的门槛。

这条要想解决,倒也简单得很,完成戏曲新编行了。

可今时今日,以沈声默的名气,她要想唱戏,名气还成。要想动前人的戏本,话语权还不够。而且外部的环境还没发展那个地步,非得要新编戏才活得下去的地步。

所以戏曲新编,沈声默有这方面的考量,但不是务之急。

最务之急的,是门槛。

怎么降低观众解参与的门槛,是沈声默每个世界都在思考的事情。

其二,是普及程度。

唱大戏,需要龙套配合,需要乐师奏乐,有戏服有头面,方可开始唱大戏。

最还要有一个宽阔的台,有帷幕,不然没有将出相入,怎么唱?

这些条件,又一步限制了它的发展。

而且相较于生命力来说,戏曲算是比较古老的物件儿新兴事物比起来,真不算新。电影才新呢,也正是因为在新兴事物的冲击下,戏曲的生存空间也更小了。

现在事业搞得如火如荼的电影业比起来,戏曲真如一头瘦死的骆驼。

所以……

难道最后还是搞戏曲电影更有前途?

去拍电影?

电影也不是那么拍的。

虽然演员可以速成,长得看,在镜头底下灵动一点成为一个合格的演员,戏曲演员相比门槛是够低。只是,拍戏也是要钱的,而且还是一笔不小的钱。

这也启发了沈声默的思路。

哪怕是不去电影院上映,不去拍那种大电影。拍戏曲电影,刻cd卖给粉丝,卖给对戏曲感兴趣的路人呢?

不管怎么样,用机器来刷分,总比己每次都亲身上场效果要得。

而且从宣传普及的角度来看,紧跟时代步伐,乘着科技发展的东风跟着发展才是正道。

沈声默觉得,这个想法可行。

是……还是要钱,又要钱。

沈声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想了想己还有少钱,又想了想己还没买的房,再次陷入了沉默。

她还有少钱啊她。

真是赚少钱,永远都嫌不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