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一十九章 吴王(1 / 2)

加入书签

“四月二十九日,荆州大将甘宁,率众攻破许都。

是时,许都将领程昂、陈末投之,陈群、魏讽等人突围撤走。

四月三十日,传闻于皇宫大火而葬身的伏皇后,忽然显于人前,并手持天子血书,当众细数魏王曹操三十八项罪名,引以为奸逆。依天子手书,天下群雄当以攻之!

五月初三,曹军大将曹仁,夏侯淳等将,从东西两侧突破魏延、文聘布防之线,但陷入徐庶布置的战争之中,元气大伤。

五月初七,益州消息,抵达成都,面见益州牧刘釜,后又从事的陈宫,为益州牧委任为侍豫州使,出蜀而归往颍川。

同日,幽州消息,经过一月多的强攻,并州军为阎行所率部,攻入道人,进而于短短数日内,又拿下代县、当城,代郡几近收入并州军手中。于此,直接威胁到中山国安全。

……”

“洛阳局势如何了?”

病榻之上,孙策强撑着精神,听着侍从讲述半月内,天下之于变局,语气微弱道。

数月来,他的病情,在外人看去,有所好转,但来自于双腿生疮,心神剧痛,带来的昏厥,却是只有府中亲眷,以及周瑜等亲信知道。

孙策非常明白,自己活不久了。可能就在今日、或是明日,一闭眼间,再也看不到明日太阳。

即便如此,孙策也没有轻易放弃,身为天下群雄之一,他对于命运,一直有种不服输之态。

这么长时间来,虽说生命之流逝,让他昏多醒少,但每次醒来,处于对江东事务的关心,其都会主动问询。

而这段时间来,弟弟孙权受之所命,已经陆续接受了江东重要事务,即便有周瑜、陆逊、鲁肃等人辅佐,然到底年轻,性情又有些年轻气盛,难以保证事事周全。

趁着活着的时候,他孙策能了解好周围曹刘局面,能多布置安排一些,自要竭力布置安排一些。

江东是他孙氏之江东,就是身后,又岂愿之就此沉沦?

侍者听闻吴候孙策论起雒阳局面,知道吴候还在关心北方大局,心中难免钦佩不已,忙回道:“函谷关一战,有益州大将吴懿为主力,大败荀攸军,法正又施展困敌之计策,现今已经夺下谷城。

按照雒阳传来之军情,关中军,下一个所拿着,必然是河南、平阴之地,以兵困雒阳。

大都督昨日与州府同将军有论之,今岁秋前,雒阳恐为关中军所夺。

此外……”

“如何?”

“此外,依照下官看,魏王失去许都,以甘宁之阻挡,荆州之兵进,颍川,乃至于豫州染上战火,或已丢失,乃是早晚之事。

原在北方大部征战,幽州、雒阳之危下,冀州亦是危险重重,魏王之有生空间,不断被刘益州压缩,无力派遣更大规模之众,以做支援!

何况,天子密诏再有传出,又有程昂、陈末等人投效,人心丢失,难以挽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