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七十二章 归蜀(1 / 2)

加入书签

作为同窗好友,徐庶甚是清楚诸葛亮之观点,他这次说出诸葛亮今日军议时,未有道出之言,正是予以补充。

借孙策遇刺,或将不战而退之事,同样有振奋江夏联军士气的意思。

但见官舍内,徐庶这般分析与肯定后,黄忠、黄祖等人,也是纷纷颔首,表示认同。

然于江东军欲要退守,江夏联军岂能按兵不动?

黄忠借此提出了于年关时间,在双方默契停战之际,进一步调集援军往前线支援,以备来年时节,对周瑜部的反击。

为刘琦全权委任战前诸事安排的诸葛亮,很尊重黄忠的建议,他随之请黄祖率于南郡停留的援军,往华容而去,总领战前军事,同黄射等将一道,与退守沙羡的周瑜,相对之外,择机袭之。

同时,又请黄忠率武陵援军,往安陆而去,从北面,对孙策右路大军,形成从北向南的压制。

此外,徐庶等人,不论于战前,还是后方,皆有要事统领。

当日间,诸葛亮其中深思之命令一下,诸人未有反对,全数开始认真执行起来。

数月合作下,益州将领官吏,如诸葛亮,景丰、吴班等人,同荆州将领和刘备旧部,因共同敌人,共同目标,是以拥有了更广泛的默契。

而以诸葛亮善于根据每个人才能,将之安排到最合适的位置,进而让老将黄祖、黄忠之辈,不得不从心底敬佩此间晚生后辈。

至于徐庶,还有远在临湘指挥战事的庞统,这批旧友,于诸葛亮的信任,更不用说。

年关距离不过两日时间,在江陵之地,为江夏战事,进行了下一步的安排,且提前对江东军行为进行预测,而行布置时,成都这日,恰是热闹非凡。

一大早,州府众官吏,蜀郡官吏,成都本地将领,还有居此的无数百姓,纷纷涌来城门十多里相候。

且看今日漫长的百姓队伍,连绵十几里,成都城内百姓,恐有半数,皆以外出。

早在昨日,接德阳传来消息,益州牧,安南将军刘釜,自汉中、巴西,再由巴郡而回德阳丰安老家,祭祖之后,于前日到达了绵竹,亲自在大儒任安墓前祭拜罢,当于今日,返回成都。

从正月离开成都,为蜀外平乱忙碌,等到今日正是归来,益州牧刘釜,离开时间,接近一年。

但于蜀外每日传来的战情变化,还有取得的成果,于蜀内后方众人感觉,过去的时间,远远不止一年。

盖以刘釜归来消息,短短一夜间,成都百姓,人尽皆知。

遂才自发出来相迎。

这般等待中,大约过去了两个时辰,太阳已近日中。大道上,有灰尘扬起,紧随着的是一对数百人,穿着鲜艳、高大威猛的兵士,向城池方向行来。

见此情景,最前方的人群,忽然传来大声喧哗,人多口耳相传。

“使君来了!”

“确实是刘使君人马!那是賨卫!”

“诸君勿要拥挤,刘使君亲民爱民,等会由此路过,吾等皆能看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