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六十七章 袁尚(1 / 2)

加入书签

刘釜握着老农的手,与四周人亲切交谈。

这一幕,不仅是田地里的百姓,感动无比,一旁的将领,无不兴叹。

跟随着的议曹小吏,则是奋笔疾书,将刘釜所做所行,全部记录下来。

随之,在老农的邀请下,刘釜再往农舍而去,并吃了块农夫家做的黑兮兮烧饼。忙完这一切,才有时间,与到来的高沛等人会面,短暂相谈。

往射姑山路上,高沛趁机介绍了下边防形势,以及南匈奴动向。

因西凉之冬季寒冷,刘釜从冀县一路走来,便一直穿着厚厚的袍铠,从侧面看去,骑在马上的刘釜,伟岸无比,他扬起马鞭,一指北境,道:“无论秦汉,凉州之北,自古便是我中国之土。

匈奴迁移所居,便是提供修养之地,以为仁义所在。

而这次,匈奴人还算老实,观我军这次大败曹操,战力威猛,没敢再犯北地。

但以匈奴于边地,少食之下,难免来掠夺普通百姓,却是北地,还有西凉大部,边境漫长,难以相阻,而以接下来数年,西凉处于恢复期,不易兴战。

想要让匈奴这个威胁结束,即如上次孔明来信,当首先让匈奴安定下来,居有定所,并行吏治。

在此事上,可尝试同南匈奴沟通,将武威与北地之北,大部分地区,划为外附之地。

于此地,于南匈奴接洽下,可设立官寺,而以畜牧、农事技术相助,再有匈奴部卒归附,自可渐渐安置。

将来便是有西域外族来犯,或可立单独之匈奴兵,而以抵挡,卫我大汉江山!”

刘釜所指示,刘杉,还有现在负责共同守卫本地安宁的高沛等将,于两侧马上,纷纷应声。

在关乎匈奴问题上,一直是大汉的数百年朝政议题。

这些年来,南匈奴虽归附于袁氏,但根本上的隐患,依旧没有解除。

刘釜这次单独论起,除了想要解决西凉长久存在的危机,亦是想试验着吸纳匈奴,进而将北方辽阔之地,纳入凉州范围内,发展畜牧业,在稳定匈奴,为之兑换钱货外,借此良好的资源,解决军队的伙食等问题。

可谓是一举多得!

这些年来,南中,蜀郡等绝大部分山河湖泊,都兴办起了规模养殖,在保障民生之外,为提生兵士伙食,进而提生兵士单兵战斗力,给予了极大作用。

要有劲,必须有肉。

在这方面,刘釜非常大方。

遂于蜀内每半年的正常征兵中,很多普通家庭,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欲吃肉,入军营”。

而以伙食最好、装备最佳,作战最勇,战绩最多的青衣军,一直是蜀地男儿,这数年来,争相加入的益州主力大军之一。

回往射姑山大营,百里之路,大部人马,走走停停。

当真正到达大营时,已经是日暮了。

早得闻刘釜到来,此地新兵已然主动列队欢迎。

无数的火把下,更是将整个射姑山大营,照射的亮入白昼。

刘釜下马后,并未迅速回往帐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