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一十四章 交换(1 / 2)

加入书签

刘釜将韦康、阎温等州府吏,一一扶起,向一旁杨修道:“韦君、阎君皆以为我所钦佩之士。”

刘釜随之抬头看向后方数千凉州守城兵士,道:“还有君等亦然!

这次朝廷相召,君等多往朝中担任要职。

然以君等,本为关凉地方之人,无论过往,是于既往不咎,但以吏治,军治,皆为我刘釜所敬。

我心甚是不舍,朝廷以我督关凉诸郡事,今我言之,无论韦君、阎君,但有愿意留下者,继续守卫,治理凉州、关中地方,我必以大加用之。”

当众说完这话,在刘釜后侧之杨修,还有面前的韦康、阎温等人,纷纷侧目。处于后方的韦康所率上邽守城兵士,亦是一片哗然。

益州牧刘釜当众表态,前番以表信义,而今则是大方表露其本人之胸怀。

也就在此间,韦康和阎温等人正站于当场时,从之背后先行走出几十兵士,面向刘釜,同时抱拳道:“启禀韦使君,刘使君,吾等本为凉州人,不愿背井离乡,愿继续于凉州,保卫凉州地方,守卫家园,赶走胡羌、匈奴,不知可乎?”

这几十兵士仿佛是一个讯号,得见刘釜仁义大方,便是刚刚退去敌我关系,后方的上千上邽守城兵士,纷纷站出,表露留下之意。

背井离乡,对凉州人而言,世代生存于此,不到万不得已,自不愿意。

刘釜名声远扬,在青衣卫可以传颂下,加上这些时日入主凉州所行,仁义大名,甚至压过了为凉州做过多年实事的凉州牧韦康。

含守卫上邽城在内之西凉兵士,虽是州府所召,平日忠事于凉州牧韦康,但在当下情形,以时下朝廷正式承认刘釜于关凉实际占有之地的正当控制,加上面前刘釜本人之宽厚,一行凉州兵,倒向刘釜一方,可谓毫无压力。

即便是朝廷代表之杨修,也无法插手,只是皱眉不已。而韦康、阎温等人,面色带着惆怅,却未出言阻止。

刘釜面带从容,张开双臂道:“关中很大,凉州很大,益州很大,但于地方州郡,普天之下莫非汉土。

以方才之言,君等若能留下,不顾边塞严寒,包围凉州家乡,包围大汉边地。

以忠义之将士,我刘釜言出必行,定是可矣!

按照益州军之兵士保障体系,便是汝等从军,家眷之属,亦可享优渥待遇。

焉能含将士之心乎?

此为大汉所欠!

地方州郡府寺所欠!

汉宗室所欠!

亦为督关凉事务之我刘釜所保证!”

益州军之家庭保障,使得前线兵士无忧,内中一些详细条款,早从益州传入到了临近之地,如关中、凉州、荆州之地,令各地州兵羡慕不已。

能于益州军兵士给出这等条件,以赢得十余万兵士绝对忠心,刘釜其中花费,每岁何止万万?

此中所需钱资,若以刘璋治下,自难保证,但在益州州府这几岁的内外经济规划发展下,不论赋税,即为益州军发展提供了大头。而于经贸之中,南中商道和蜀内特产外销,更是益州钱财来源中之主力。

目前,当着益州军和出城凉州军之面,刘釜提出为凉州军,在益州框架下,试行益州军保障体系,不光是刘枫、仲长统等随行幕僚将领,便如早得闻益州内部详情的杨修等人,实际也被刘釜这个大手笔给震惊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